正規野戰師團很多時候是用小股部隊試探、偵察,並用炮火將火力點一個個敲掉……鬼子的迫擊炮雖然在正斜麵,但他們卻可以將炮兵觀察員布設在山頂陣地上。
這些炮兵觀察員通過電話與後方炮兵聯係並協同。
比如告訴他們炮彈遠了還是近了,高了還是低了……不用幾發炮彈就能將炮彈引導到準確的位置並集中轟炸。
這使駐守戰士們傷亡很大,一連此時已傷亡過半,王學新的一排因為有神槍手的補充還有二十人,不過大多都帶著傷。
王學新這下是學乖了,打了幾槍後馬上就提著步槍換了個位置。
果然,剛才立足的位置馬上就遭到鬼子迫擊炮的轟炸。
王學新直咬牙。
他認為戰場上最讓人痛恨的不是敵人的狙擊手,而是炮兵觀察員。
因為狙擊手至少還有跡可尋,他們一開槍就會有槍聲,槍口還會冒出火花。
但炮兵觀察員隻需往山頂陣地上一趴,然後用他的目光掃視戰場,用電話引導火炮轟炸就可以,無跡可尋,在黑暗中想要把他們找出來乾掉幾乎不可能。
但王學新還是想試試。
他端著槍蹲的戰壕內觀察了一會兒戰場,發現炮彈的彈著點大多落在山坳的右側。
這說明山坳左側很可能是炮兵觀察員的死角,由此可以推斷的他的位置不在中間而是在右側。
王學新繼續往下分析……
右側有四個位置適合用作觀察點。
其中一個在敵我衝鋒線上,兩軍反複衝殺都要經過這裡,顯然不適合炮兵觀察員潛伏。
還有一個位置太高過於顯眼,是狙擊手重點關注目標,也不適合潛伏。
剩下的兩個……
王學新實在找不出理由排除了,於是就隻能碰下運氣二選一。
他緩緩探出步槍透過瞄準鏡觀察著目標位置。
那是一塊岩石與土層相間的高地,它對八路軍而言並不是一個很好的潛伏點,因為探出土層的岩石會在戰士們匍匐前進時像刀尖一樣割破他們手掌、手肘和膝蓋,同時炮彈會炸起無數碎石,讓藏在附近的戰士無處循形。
但這地形對於鬼子而言或許是個很好的選擇,因為八路軍炮彈告罄,隻剩下十幾發留著在緊急情況下使用。
因此鬼子就可以放心在這裡潛伏。
這也是王學新二選一會選到這裡的原因。
雖然能見度很差,但透過硝煙的月光還是讓王學新在狙擊鏡裡將這片山石區掃了一遍。
沒有任何異樣。
王學新以為自己選錯了,炮兵觀察員可能藏在另一處。
然而就在這時,一塊黑色的石頭卻在山風中的抖了一下。
石頭當然不會抖動。
王學新毫不猶豫的對準那塊石頭扣動扳機……“砰!”的一聲,子彈射出後王學新就躲進了戰壕。
他不知道有沒有命中目標,隻知道在之後的一段時間打來的炮彈少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