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七章 召集舊部(2 / 2)

任何處於毛驤這個位置的人心中都有數,曆朝曆代他們這種人多半是沒有好下場的,或許剛開始他們是願意為了帝皇的千古功業獻身的,但時間越久人性的變化就越大,現在毛驤是想活著了。

說實在的,朱標都替毛驤為難,他的處境進退不得,稍有差錯就是滿門抄斬之罪,要麼按照皇帝的意願死死盯著胡惟庸,等命令一下就撲上去咬死他,要麼就跟胡惟庸合作,養寇自重以免鳥儘弓藏。

隻是這點小心思都是朱元璋十幾年前就玩剩的,也不知毛驤是如何的晝夜難眠,更不知道他最終的抉擇是什麼,朱元璋的狗不好當啊,骨頭少皮鞭多,稍有不對就容易被剝皮下鍋。

之後朱標又寫了幾封信,這就不是發往京城的了,而是給他的東宮門下,受災地區太多,朱標一人分身乏術,拿下貪官汙吏之後各府城都需要能獨當一麵的人才,朝廷派來的人多半是經驗不足的新進官員,賑災大事人命關天,交給一幫愣頭青他不放心。

辦事可不僅僅是不貪就行的,差役油滑似鬼百姓愚昧難教,林林總總都需要有經驗有能力的乾吏,絕不是剛下考場的書呆子們能處理好的。

當初那一科除了吳伯宗這個喜愛天文的留在京城外,其餘優秀的郭翀張帆李進等人都在朱標的示意下在翰林院掛了個名後就下地方曆練去了。

那幾個都是有誌向的,朱標送他們離京的時候還每人賞賜兩百兩銀子,勸誡他們不可貪圖一時之蠅頭小利,而忘了十年寒窗苦讀之誌,賜下銀錢就是希望你們不受生存之困,可以一心為公為民解憂。

之後還特意派人去偷偷查探過,他朱標的銀子可不是好拿的,安家費他都給了,光明前途也給了,如果還敢貪汙受賄也太不把太子當回事了。

朱標那時候大概給了**個人銀子,都是在遷民中表現突出的,可後來還是有兩個人貪汙受賄了,這時候墳頭草應該也不矮了。

朱標最先想到的自然是狀元郎郭翀,他此時應該在山西太原府當縣令,此人博學有文才,狀元郎的身份對剛下考場的進士舉人們還是很有帶頭作用的。

然後就是更的他心意的張帆李進,這倆人一個在西安府,一個在襄陽府,一個是縣令一個是州府通判,倒也是仕途通暢。

這倆人的行政能力要比郭翀強些,尤其是在安撫百姓這方麵,而且都吃得了苦胸懷大誌,這樣的官員朱標自然喜歡。

有大誌向那就不會為了銀錢壞了自身前途,畢竟他們的路已經在朱標的照耀下很明晰了,說句不好聽的,等朱標一上位,他們這種嫡係是必然要是替新君執掌朝廷緊要職權的。

……………………:,,.,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