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 子孫福澤(2 / 2)

朱元璋眉頭一皺,都不想能讓親軍都尉府統領親自稟報的定然不是什麼好消息,直接揮手示意毛驤快說。

毛驤小心的說道:“此事涉及先義惠侯,臣接到密信,義惠侯之子劉春身為蒼陽縣令卻有違法亂紀之嫌,禦史欽差一路巡查,在其過程中被其麾下差役當街辱罵毆打…………”

朱元璋的臉色愈發冷漠,但還是示意毛驤繼續說出實情,朱標則是在一旁端起茶杯喝了一口,這先義惠侯也就是劉繼祖,也就是那個送給朱元璋一塊地安葬父母的人,隻可惜老朱還沒稱王的時候此人就死了。

說起來朱標跟他長子頗為熟悉,開國前後朱標都親自去過鳳陽老家祭祖,自然少不得跟這個朱家的恩人之後打交道。

當年開國後廣封群臣之時李善長就建議追封劉繼祖,以表示皇家不忘舊恩,朱元璋想著左右王爵都冊封了也不差劉繼祖一個,何況老朱也是真的感激他,越是一無所有之時的點滴之恩,越是刻苦銘心。

朱元璋還特意命胡惟庸去鳳陽宣讀聖旨誥封劉繼祖為義惠侯,其詞略雲:朕微時罹親喪,難於宅兆,爾發仁惠之心,以己沃壤,慨然見惠,安厝皇考妣,大惠雲何可忘,因贈以侯……”

劉家也自此風光了起來,怎麼也是開國侯爵了,劉繼祖的義惠侯之爵自然是由其長子劉英繼承,說來也有緣份,朱元璋離開家鄉不久,鳳陽依舊是天災**橫行,連頗為富裕的劉家也挺不住了,劉繼祖老夫妻雙雙病死,其子孫也是流落各地。

幾年後長子劉秀竟然好巧不巧的投奔到了當時正在招兵買馬的朱元璋麾下,不久雙方就弄清楚了緣份,朱元璋為報恩情也不讓劉秀參加打仗,生怕斷了恩人的血脈,就留他做了自己的親衛,因為其父劉繼祖字大秀,朱元璋給劉秀改名劉英。

朱標覺得老朱也是擔心劉秀太秀,若是弄出個大隕石可如何是好,天命之子的名字可不是誰都能用的,之後也不用多說,劉英本就是個平庸之人,也沒有什麼誌向安安穩穩的混了下午。

朱元璋大勢初成之後就打發劉英回鳳陽老家修築皇陵,並作為守陵官享受朝廷俸祿,之後給更是順利成章的繼承了死去老爹留下的饋贈,成為二代義惠侯,劉家又風光了起來。

之後劉家那些沒死的子弟自然聽說了,分分尋回了老家,其中就包括劉英的親弟弟劉春,不過這劉春什麼時候混到縣令的朱標就不清楚了。

說起此事朱標莫名的想要給自己兒子起名叫朱秀了,不知為何。自漢光武之後,秀這名字就仿佛開了光,天生就能享福的節奏,劉英什麼都沒乾,莫名其妙就成了侯爵。

這時候毛驤的話也講完了,劉英這個弟弟,不知從何謀了個縣令的職位,在縣內活脫脫的就是百裡王,強搶民女欺壓商賈苛征雜稅什麼的無惡不作,光明麵上該死的人也有幾十個了。

………………………:,,.,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