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可惜,最後的決策權依舊在皇帝手中,這些人也隻能是建議罷了,朝中當然有完全忠於皇帝的孤臣,就比如最先開口的禮部官員,隻要朱元璋一個眼神,立刻就會有很多人推舉皇太子殿下。
不過那不過是他們想看到的,脊背貼在龍椅上的朱元璋虎目越來越幽深,神態靜默的看著下方你來我往的朝臣們,尤其是那些淮西老弟兄們。
本來都是很可愛的人,現在卻各個醜陋的很,是胡惟庸的人不要緊,可為什麼要去推汪廣洋,裝模作樣是在給誰看?在你們心裡咱就那麼好騙嗎?
朱標突然後背一寒,微微側目看向了自己的父皇,那對幽深的眸子裡仿佛翻滾著血浪,朱標心中替那些自作聰明的人悲憫了一下,自己父皇無疑是這世上最聰明的人之一,否則也不會從托缽行乞的行僧坐上龍椅。
這樣的人最厭惡的就是彆人把他當傻子,下麵那些人感覺自己演的不錯,可在朱標眼裡都破綻百出,更彆說在對他們知根知底的朱元璋眼中了。
胡惟庸一直低頭推辭所以沒有發現,而下麵的汪廣洋劉伯溫都已經察覺出來了,汪廣洋突然覺得流放也挺好的,起碼不至於死人。
劉伯溫歎了一口氣,站出身說道:“太子殿下入朝觀政也有段時間了,聽聞近來的奏章都是殿下親手批閱的,不愧為我大明儲君,臣為聖上賀,國本永濟,我大明江山千秋萬代!”
其餘人一愣,大多數人還沒反應過來怎麼裝死多年的劉伯溫突然跳出來吹捧太子殿下了,何況突然來這一手也太尷尬了,都是體麵人不能體麵點嗎?
胡惟庸心頭徒然一驚,然後抬頭瞄了眼皇帝的臉色,然後就立刻跪下說道:“禦史中丞所言極是,殿下人中龍鳳實乃我大明之幸,隻是批閱案牘不足達到聖上所希望殿下能夠日臨群臣,練習國政的目的,微臣以為不如將此整合官署職權的公務交給殿下處理,也好讓殿下多接觸朝廷運轉。”
汪廣洋連忙附和道:“臣附議,整頓官署職權事關重大,牽連甚廣,若是殿下能夠出麵再好不過。”
其餘人也都反應過來了,尤其是心思還活泛些的,這時候冷汗都留下來了,趕忙跟著附和,上位的朱元璋笑著婉拒了幾次,臣子們看著皇帝麵上帶笑,都感覺心更涼了。
為了彌補過失,有加緊推舉太子殿下,朱元璋最後看著兒子下令道:“那就由太子負責此事吧,左相輔佐,事關朝廷運轉,務必要謹慎,凡事多與眾左相商量。”
朱標躬身應諾:“兒臣遵旨,必不負父皇信賴。”
之後的朝會就沒有什麼了,朱元璋宣布下朝後就直接走了,官員們則是麵麵相覷,今日的事情太突然了,他們現在越想也不對勁,或多或少都感覺自己好像做錯了什麼。
唯有徐達李文忠為首的武將們毫不在意,吆喝著去哪裡喝酒打獵就散去了,朱標則是走到了汪廣洋麵前,客套了幾句。
……………………………:,,.,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