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元年(1368年)閏七月,徐達、常遇春率馬步舟師由臨清沿運河北上,連下德州、通州。元順帝攜後妃、太子等逃奔上都開平。
八月二日,徐達、常遇春一舉攻占大都,改為北平府。
蒙古在中原的統治結束,明朝取得了在長城以內地區的統治權!
北伐大軍氣勢如虹,準備一舉奪回丟失四百餘年的燕雲十六州!
但是徐達常遇春卻直接收到了朱元璋的命令,除了必要的留守外,所以將帥不得繼續追擊!即刻啟程班師回朝!”
雖然都想繼續追擊,擴大戰果,但是皇命已下,自然沒人敢玩什麼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事情!自古的教訓就是敢玩這手的大多都沒有好下場!
徐達常遇春自然也是不敢的!而且常遇春已經收到了朱元璋的秘信,他比任何人都迫切的想要班師回朝!
如此軍方兩位大佬既然都願意班師回朝,那麼下麵的人,自然也沒資格有什麼異議。
朱標聽到消息後,興奮臉都紅了!這屬實有點不要臉了,這明擺著就是朱元璋要讓兒子親手奪回丟失四百年的燕雲十六州,立下這份天大的功業。
後晉的開國皇帝石敬瑭反唐自立,向契丹求援。契丹出兵扶植其建立後晉,遼太宗與石敬瑭約為父子。
天福三年,石敬瑭按照契丹的要求把燕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使得遼國的疆域擴展到長城沿線,往後中原數個朝代都沒有能夠完全收複。
燕雲十六州的戰略意義使得中原的北宋政權感受威脅持續長達160多年,燕雲十六州一失,北部邊防從此幾乎無險可守,胡人鐵騎縱橫馳奔於繁華富庶的千裡平原,晝夜即可飲馬黃河。
正因為如此,割讓幽雲十六州,成為影響中國政治格局和曆史進程的一件大事,此後四百餘年中,收複幽雲十六州成為每一個漢人王朝夢寐以求的理想。
那怕朱標不是太子,隻是一名將領,憑借收複燕雲十六州的功勳都足以名留青史,因功封侯都是小意思!
朱標平靜下來後才思索著這樣會導致什麼影響,畢竟在曆史上就是北伐大軍直接一股作勢的奪回燕雲十六州,而現在隻不過攻取了大都,剩下的地方還在元庭殘黨的手中。
看來封爵之事已經不可能再拖下去了,讓北伐大軍的將帥們吐出這麼大一口肉,那肯定是要有所補償的!
想來這次朱元璋就會大肆封賞北伐將帥!以爵位堵住他們的嘴!
這就是政治了,相互妥協才能讓王朝走的更遠,否則讓他們鬨起來又有什麼好處呢?
隻要不是想殺了,就隻能安撫,否則他們躁起來怎麼辦?他們可不會心疼朝廷,投鼠忌器怎麼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