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日,雙方又有交鋒,陳友諒瞅準朱元璋旗艦展開猛攻。朱元璋剛剛移往他艦,原艦便被陳軍擊碎。
二十四日,俞通海等人率領6艦突入陳軍艦隊,勇敢馳騁,勢如遊龍,如入無人之境。朱軍士氣大振,發起猛烈攻擊。
最後,陳軍不支敗退,遺棄的旗鼓器仗,浮蔽湖麵。陳友諒隻得收攏殘部,轉為防禦,不敢再戰。當天晚上,朱元璋乘勝進扼左蠡(今江西都昌西北),控製江水上遊,陳友諒亦退保諸磯(今江西星子南)。
兩軍相持3天,陳軍屢戰屢敗,形勢漸越不利。陳友諒兩員大將見大勢已去,於是投降了朱元璋,陳軍內部軍心動搖,力量更加削弱。
陳友諒又氣又惱,下令把抓到的俘虜全部殺掉以泄憤。而朱元璋卻反其道而行之,將俘虜全部送還,並悼死醫傷,瓦解陳軍士氣,從而大得人心。
陳軍內部分崩離析,士氣更加低落。朱元璋判斷陳軍可能突圍退入長江,乃移軍湖口,在長江南北兩岸設置木柵,置大舟火筏於江中,又派兵奪取蘄州、興國,控製長江上遊,堵敵歸路,待機殲敵。
經過1個多月的對峙,陳友諒被困湖中,軍糧殆儘,計窮力竭。於是孤注一擲,冒死突圍。
八月二十六日,由南湖嘴突圍,企圖進入長江退回武昌。
行至江西湖口時,朱軍以舟師、火筏四麵猛攻,陳軍無法前進,複走涇江,又遭傅友德伏兵阻擊,左衝右突,打不開生路,陳友諒中箭而死,軍隊潰敗,5萬餘人投降。
此次水戰,從七月二十日開始到八月二十六日結束,前後曆時37天,其時間之長、規模之大,投入兵力、艦隻之多、戰鬥之激烈都是空前的。
決戰以朱元璋的完全勝利而告終。這次戰役被視為中世紀世界規模最大水戰。
創造了中國水戰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為統一江南奠定了基礎,並為以後的北伐和攻滅元朝,統一全國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