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你咋不敢打一架呢(2 / 2)

不科學影帝 遊方老盜 6197 字 9個月前

“這麼牛逼是吧,我不教了,你自個玩吧。”

於是還沒到中午,吳驚就成了無業遊民,東逛逛,西逛逛。

……

中午,劇組放飯,內地幾個演員坐一桌。

秦川這邊是吳驚,還有沈小海,也就是飾演大反派的金光。

見吳驚埋頭吃飯不說話,秦川打趣道:“驚哥,不是我說你,早上武行那麼拽,你咋不跟他乾一架呢?”

一個武行敢給男二號甩臉子,這種情況在內地根本不可能發生。

吳驚白眼:“你乾一個試試,人家那麼多人,信不信瞬間群毆我。”

這個劇組的武行都是程家班的,雙拳難敵四手,他在這乾架,腦袋不是被驢踢了嘛。

這裡不是他的地盤,真要動手,明天報紙肯定寫大陸演員毆打港島武行。

到底是不忍心看著老鄉倒黴,秦川道:“我要是你,拍完這部戲就回內地發展。”

“以你的名氣和人脈,要不了多久就能重回巔峰。”

吳驚來港島不到兩年,之前積累的人氣並沒有完全散掉,現在回去,依舊有導演願意請他當男一號。

日子要比港島好過得多。

吳驚搖頭:“沒有闖出一番天地,我是不會回去的。”

秦川醉了,還是你頭鐵,你不撲街誰撲街。

咽了幾口嘴裡的飯菜,吳驚微笑道:“我知道港島的影視業環境不好,但縱觀全局,前景還是不錯的。”

“WTO知道吧,咱們國家加入之後,進口片配額又多了十部。”

“聽說為了拯救港片市場,國家會解除對港片的題材限額,讓港片進入內地,享受內地片同等待遇。”

“驚哥,真的假的?”沈小海驚了,顧不得吃飯。

內地和九三之前的彎彎一樣,有進口配額製度,每年限製十部進口片。

港片不在限製行列。

但為什麼這麼多年很少有港片在大陸上映?

因為不劃算。

大陸購片一般采用的是買斷和分賬方式。

買斷錢非常少,開價很低,分賬更虧,和內地片完全不是一個待遇。

前幾年有導演把片子賣給內地,結果沒賺錢不說,還倒貼廣告費。

關鍵內地購片對電影題材還很嚴格,得正能量的才行。

所以從七十年代到現在,內地一直都不是港片的市場。

但如果真的大量引進港片,享受內地一樣的票房分賬待遇,那港片絕逼起飛啊。

以前靠著彎彎市場,港片一年能產七百多部電影。

內地市場多大?彎彎的幾十倍。

豈不是說以後港片一年最少產兩三千部電影?

這誰不眼紅?

真正的黃金時代啊,難怪吳驚不願意走。

沈小海都想留下了。

吳驚見秦川無動於衷,說道:“你不信?”

秦川點頭:“我信!”

他太信了。

事實和吳驚說的差不多,一年以後港片就開始擁抱內地市場了。

但其中條條框框不少,比如隻有兩岸合拍片才能享受內地片一樣的分賬待遇。

其中要求內地演員的比例不得低於主要演員總數的三分之一。

也就是說,哪怕不在港島,吳驚也有機會拍港片。

還不如去內地發展,在港片和內地片中間兩頭吃。

而且再過幾年,隨著內地片的崛起,港星男主+內地演員男配的平衡模式也會被打破,變得顛倒過來。

吃完中午飯,趁著沈小海不在,吳驚小聲對秦川道:“你要是信得過我,可以考慮留在港島,都是內地的,以後大家互相關照。”

“一般人我不帶他。”

秦川笑容比哭還難看,我特麼謝謝了你。

“我考慮一下。”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