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
校慶後,很快便是國慶節。
今年的十月一號是周二,三天放假和周末之間隻隔著一個周五,美院索性便將1-5號連起來放假,6號周末那天再開學。林培軍那邊也是差不都的安排,兄妹倆便決定坐飛機回家一趟。
畢竟如今求學在外,在家的時間難免就更少了,林悅還是希望有機會就多回幾趟家的。
當然,有些事情也不能因為假期就放鬆,所以韓家開和孫炎都留在了京都,安保公司也是名義上放了假,實際上卻隨時準備協助孫炎辦事。
國慶節當日,兄妹倆早早啟程,安檢後,順利地登上了直達烏市的航班。
這些年來,烏市的發展日新月異,早已開通烏市和京都之間的直接航班,再無需非要到杭城那邊才能乘坐飛機了,時間上方便了許多。
為了方便取景拍攝,林悅每次坐飛機都習慣坐窗邊
。
雖說在飛機飛行的情況下,想要聚焦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最後拍出來的照片大多不可能很清晰,但在無人航拍機還遠未發明的此時,即便是有些模糊的航拍照卻也是相當難得了。
最重要的是,林悅希望能通過自己一次次回來時所拍的不同照片,來記錄烏市一年比一年更新的變化,讓將來的人們能通過這一張張老照片來明白自己城市的曆史,使其賦予更深的紀念意義。
見證曆史,記錄歲月,這是林悅當初選擇攝影的初衷,這些年來她也從未忘記這個初衷。
下了飛機,出口處,林悅兄妹一眼就看見了等候在柵欄外的父母和大哥。
一見麵,林丙清和朱翠雲就先抓起女兒的雙手仔細地查看。
還好林悅當時傷的並不重,經過這些天的調養,早就徹底愈合了,並未留下疤痕,隻是新生的皮膚比周遭的略嫩一些而已。
對此,林丙清倒是沒說什麼,朱翠雲卻是好一通埋怨,一個女孩子家好好地乾嘛總喜歡去玩一些男孩子才喜歡做的事情,還非要林悅答應下次不準再去。
林悅自然是不可能答應的,正如這些年來母親也沒少要求她這個不能做那個不能做,最後她還是都做了。但她又不能不答應,畢竟母親雖然有些“重男輕女”的思想,覺得很多事情女孩子就不該做,但畢竟初衷還是為她好。
好在這種情況也不是一兩遭了,當下林悅立刻不動聲色地給二哥林培軍使眼色。
林培軍會意,果然三言兩語就把朱翠雲的注意力給轉移了過去,沒有再抓著林悅要保證。
林悅趁機趕緊偷偷地給父親使眼色,表示這種事情以後還是彆告訴老媽了。
林丙清卻隻是笑笑,卻並不答應。
身為父親,他願意給予女兒最大的自由,但同樣的,他也最不希望女兒會因此受傷,偏生自己又經常說不過女兒,所以有時候讓妻子來“治治女兒”,還是
很有必要的。
林培國看著小妹和父母“鬥智鬥勇”,不禁笑著微微搖頭。
一家人歡聚,自然是十分的開心。
聊了幾句後,一家人走出機場大廳,前往停車場。
一輛已經半舊不新的麵包車靜靜地停在車位上。
這輛麵包車因為空間多,能坐很多人,多年來一直是林家使用率最高的一輛,如今林悅兄妹回家,身邊又還帶著保鏢,自然是這輛麵包車更加方便。
隻是,大家紛紛上車時,一直習慣坐在副駕駛座的朱翠雲今日卻是繞過車頭,直接坐入駕駛座中,並發動了汽車。
“媽,你終於學會開車了?”林悅和林培軍都很吃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