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妹團聚
卻說林培國聽妹妹這麼感歎,深有同感地點了點頭,道:“可不是,其實這幾年傾家蕩產的例子小廠長也不是沒見到過,可誘惑當頭,他還是沒有忍住。”
林悅安慰道:“還好隻是賠了九十萬而已,就當是花錢買個教訓了。”
因為大哥的師父一直在那個玉雕廠,每回去滇省采購黃師傅也是叫上大哥,所以後來的事情她也是知道一些的。
自從玉雕廠開始轉型,廠裡的效益確實是越來越好了,工人們的福利也是與時俱漲,新廠長在工人們心中的地位自然同樣也越來越高。加上這幾年去賭石時,新廠長可能是鴻運當頭,雖說也不時有虧,但總的來說都是賭漲居多,前前後後地至少也入帳了六七百萬。
所以林悅才會說這九十萬就當花錢買教訓了。
不想林培國卻搖頭道:“你不知道,這九十萬
對於平時的玉雕廠來說確實不算什麼,可是這次不同。這次去滇省之前,廠裡才進了四百多萬的貨,這九十萬一賠,流動資金立馬就緊張了。”
而後,林培國說出了一番話,林悅這才知道另一番緣故。
原來這些年新廠長自覺時運在身,彆說是不大再聽黃師傅的意見,便是老廠長的教訓也不太樂意聽了,而與此同時,老廠長身體卻是每況愈下。
所謂知子莫若父,老廠長知道以兒子的秉性,這些年來儘管身體不好主要權力都已經交給了兒子,但還是死撐著把著廠裡的資金,不肯全權放手,每次兒子去滇省進貨,他都會強硬地留下足夠的周轉空間來以防萬一。
無奈數月前,老人終究還是抗爭不過死神,帶著對廠子和兒子未來前途的擔憂而離世了。
而後果不其然,辦完喪事沒多久,自覺被壓製了數年的新廠長一徹底“親政”,馬上就準備乾票大的。
他有勃勃野心,一心覺得是時候讓玉雕廠邁個大步發展。
彆人也有心,就等著算計像他這種總想著以小博大的僥幸者。
這兩廂一搭上,哪肯輕易放手,結果便不言而喻了。
聽完詳細的過程,林悅不由蹙眉:“這不會是有人摸準了他的脾氣性格,故意針對他設的套吧?”
林培國卻搖搖頭:“廠長也是這麼認為的,可我師傅和我倒是覺得,這次的圈套與其說是針對廠長,還不如說是故意針對像廠長這一類的人。”
林悅立刻就明白了,點頭道:“賭石這一行的水確實太深了,有道是常年河邊走哪能不濕鞋?再精明的人一旦被利益衝昏頭腦,破綻自然也就多了。”
而後,以有心算無心,成功率自然會大許多。
好在自家大哥一直足夠理智克製,也一直足夠
謹慎。
這些年下來,絕大部分資金都用來采購明料,偶爾半賭全賭,也是一過預定份額不管跌漲都會及時收手。
如此一來,雖說利潤是低了些,但勝在穩定。
最重要的是,玉石的資源是有限的,越往後開采隻會越少,如今搶占先機多囤積一些,哪怕短期看來沒有多少利潤,甚至一直是投入遠大於產出,但實則算上升值空間,未來卻是穩穩的隻賺不虧,最大的弊處也不過是占用一些流動資金罷了。
而林家發展到今天,區區幾百萬的流動資金已經關係不大了,能耗得起。
當然,這隻是在林悅看來的隻賺不虧,對於不知未來玉石行情的林培國而言,掙多掙少可以沒關係,但前提卻一定不能虧,不能身為長子,好不容易主管玉石買賣,卻反而讓家裡搭進本去。
所以,“不求快速掙錢,但求緩步前進”,這一句話不僅是林培國人生的座右銘,也成為他畢
業後正式接管經營玉石生意時的準則。
如此一來,相比起家中其他的營生,掙的錢自然也就難免比較少。
不過,林悅和父母都從不在意。
這些年,家裡的生意雖然偶爾也會波折和起落,但總的來說都在持續發展,不說多的,幾千萬還是比較輕鬆能拿出來的,所以對於兩個兒子的要求都不高,
兄妹倆一邊聊天,一邊前往餐廳。
才堪堪坐下,一個高大的身影就意氣風發地出現在了餐廳門口,看到林培國,頓時十分驚喜地一邊大聲喊,一邊快步跑了過來:“大哥!”
來的正是林家的老二林培軍。
林培軍是九三年參加高考的,雖然當年成績也算不錯,但是離理想的京都空軍航空大學卻還是差了三分,令他十分沮喪。不過沮喪之後林培軍便毅然放棄其他大學,再複讀一年重新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