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二章鼎川村(2 / 2)

開門後,許皓然已在走廊上微笑著等待,兩人很默契地竟然都帶了相機,不由相視一笑。

兩人並著肩,腳步輕巧地下了樓梯,就看見一樓廚

房內,王福的堂嫂和小兒媳正在廚房做豆腐,見到他們起這麼早,十分驚訝。

王福的堂嫂是個很地道的縉雲女人,因為語言不太通,沒法直接交流,隻能趕緊衝兒媳說了幾句。

王福的小兒媳會說一些簡單的普通話,忙放下手中活計過來問詢:“哎呀,天這麼冷,你們怎麼這麼早就起來了?還穿得這麼少,我婆婆說可要小心彆凍著了,讓你們再添件衣裳。”

林悅笑道:“嫂子,我們兩個都有早起鍛煉的習慣,穿多了反而不方便,所以請你們放心,我們心裡有數不會凍著的。”

王福的小兒媳忙道:“那我叫我男人陪你們去。”

林悅忙擺手:“不用不用,我記得路,嫂子你忙你自己的。”

王福的小兒媳道:“那我給你們打洗臉水,等你們回來跟你們做敲肉羹吃啊。”

一番梳洗後,林悅和許皓然現在院裡熱了熱身,而後便把相機包背在背後,出了門,穿過大部分都是老舊房子的古村,跑向溪岸。

王福老家名叫鼎川村,坐落於縉雲縣後世發展成著名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的核心地區。

村名源自離村子隻有與一兩裡距離的“天下第一峰”的鼎湖峰,以及峰下的那條九曲練溪。

鼎湖峰狀如春筍,直刺雲天,又俗稱石筍,也有玉柱和仙都石的美名。

相傳,這一代同鼎川村共享一溪之水的沿岸十公裡左右的風景區,曾是黃帝觴百神和煉丹飛升之地。唐天寶年間,本地刺史曾以彩雲仙樂出現於縉雲山上報於朝,唐玄宗驚歎“是仙人薈萃之都也”,遂親書“仙都”二字。

景區內山水神秀,峰石奇絕,有許多的名勝,一條九曲練溪蜿蜒其中,猶如一條碧帶環繞在青山之中,每當雨後雲霧嫋繞之時,更是美如人間天上。

今日雖無雨,但有晨霧彌漫,也是一樣地如夢如幻,引得林悅和許皓然兩人舉著相機哢嚓不絕。

相比起練溪沿岸的其他村子,鼎川村有著更為得天獨厚的環境,因為鼎湖峰的山腳下地勢的緣故,溪水流轉到此,便會蓄水成池,四時不竭,故而也稱之為鼎湖。

大詩人白居易曾以一首“黃帝旌旗去不回,片元孤石獨崔嵬。有時風激鼎湖浪,散作晴天雨點來”來描繪鼎湖峰的奇景。

兩人跑跑拍拍,很快就穿過石橋來到溪對岸,也就是緊挨著鼎湖峰的步虛山。

步虛山巔原來是個小小的火山口。

山中的步虛洞遠眺如蟻巢,近看如蛋窩,這些大小不等的流紋岩球,有的直徑不過一寸,有的足有三四尺。個個堅硬似鐵,油黑發亮,其重異常。這大大小小的石蛋之間,組成了絮絮叨叨形態各異的洞壑。

林悅前世便曾來此遊玩過兩次,頗覺趣味,如今也算是舊地重遊了。

不過因為風景區尚未完全開發,上山的道路倒是難免比以前稍微崎嶇一點,不過由於步虛山並不是很高,再崎嶇也難不倒經常鍛煉的二人。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