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完照後,又寒暄了幾句,一家三口才繼續往家裡走。
回到新家,隻見家門緊閉,一問已經搬到新家的林國豪的妻子,才知道林丙清和林培軍都去南麓竹林了。
林培國很想念父親和弟弟,不願在家等,於是一家人便直接前往南麓。
到了地頭一看,林丙清正領著兒子在清理那口小池塘,修築池塘邊緣。
按照計劃,等池塘整理好之後,就將在附近打一口水井,同時安裝一台壓水機。這樣一來,以後就有可食用的清水了,畢竟池塘隻能洗洗東西,食用還是不行的。
一起幫忙的還有舅舅朱嶂青和小姨父王建新,以及五爺爺林兆文,人人都忙得滿頭大汗。
如今村裡的人手但凡有空閒的,都會去幫忙修路,畢竟每家每戶乾完了固定分派的任務後,剩下的天數那可都是有工資拿的,作坊這頭就隻能自己人先做一些能做的事情了。
眾人等人相見,自然少不了一番親昵溫馨。
林悅自那天考察竹林後,就再也沒有時間來這裡,此時一瞧,這裡的變化還真是不少。
雖然房子還沒開始建造,不過三間房的地基已經挖好,竹林旁邊的雜木雜草基本上都去掉了,看起來非但清爽了許多,作坊的大概雛形也已經可以想象了。
由於烏縣多雨,為了防止滑坡,地基前也就是院子的斜坡部分,被挖土機整成上中下三塊落差半米多的梯形。將來砌上石基,鋪上碎石子,看起來肯定非常簡潔大方。
林丙清說這是根據張竹根的回信整理的,家裡還有一份張向陽的回信,他沒拆,等會林悅自己回去看。另外家裡還有一封來自京都的信。
從京都來的信,自然是許皓然寫的,他應該已經知道了自己要去他外祖家學習的事情了,想必一定是很開心的,就是不知道他媽媽蘇飛雪聽後心裡是什麼感受,多半心裡會更堵吧?
當然,這個林悅現在已經懶得想了,左右自己還小著,蘇飛雪對自己越防備,隻會令蘇父蘇母對自己越愧疚。說句沒心沒肺的話,隻要蘇飛雪不在自己麵前陰陽怪氣的,管她對自己有什麼看法呢!
林兆文當然也早知道了林悅要去杭城學習的事,非但沒有生氣,反而一再地強調蘇父的文化程度絕不是他這個半路子讀了幾本書的農村漢能比的,叮囑她一定要好好地珍惜這樣的機會,將來當個真正的文化人。
林悅乖乖地都應了,同時不忘小嘴甜甜地表忠心:“五爺爺,不管我以後會有多少個老師,在我心裡,五爺爺您都是排第一位的,誰也無法取代。以後我回家的時候,五爺爺還是要繼續教我國文,幫我檢查作業的。”
“嗬嗬,小馬屁精!”林兆文笑罵了她一句,心裡卻是十分的受用。
雖然這段時間來,他跟自己這位小弟子相處的時間是越來越有限了,但每次見麵,林悅總會跟自己撒嬌一會,仿佛就是自己的親孫女一般。
實際上,自從因這位小弟子跟丙清一家越走越近之後,他所享受到的,遠不止一個小孫女的孺慕和孝順,而是一大家子的由衷親近和信任。
這種感覺確實比孤身一人好太多了,以至於自己如今是越來越離不開這一家子了。每當午夜夢回再夢到亡妻亡子時,心裡頭也不再全是淒涼。
日子一晃便是數天,縣城裡的批發生意也逐漸地有了起色,慢慢地開始有回頭客了。
九月三號這天,張竹根也帶著侄子張小飛如期來到烏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