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拉機上,林丙清這才有時間詢問林悅那一籮筐裡都是些什麼東西。
林悅笑嘻嘻地把籮筐蓋一掀:“爸爸您看,這些根雕好不好看?”
林丙清拿起一座壽星端詳了一陣,又拿了一座布袋和尚看了看,不住地點頭:“好看好看!爸爸還從來不知道竹根竟然也能雕佛像,還一點都不刺手,像是用木頭雕的。”
“我覺得這個根雕蘇爺爺他們肯定會喜歡,回頭我送蘇爺爺兩個,再請他幫我宣傳宣傳。像這種有生命的藝術品,那些知識分子文化人保準喜歡。”
林丙清笑道:“你不會連這個生意也想做吧?”
“我這也是為了保護珍貴的傳統技藝!這些根雕要是能保存的好,將來可是會成為古董的。”林悅笑顏大綻,心情極好,“當然了,在保護宣傳的同時,錢肯定也是要賺的。”
林培軍見妹妹好像隨便看到一個東西都能從中看到商機,不由地再次暗暗吐舌頭,不過他更關心的是自己能不能分一杯羹,便厚著臉皮問道:“寵仔,要是我們以後能做這個生意,那我有份不?”
林悅狡黠地笑道:“那就要看你自己啦?老規矩,有勞才有得,多老才能多得。”
林培軍頓時信心滿滿:“那簡單啊,回頭把這個擺在攤上,我多推銷推銷不就行了?”
林悅爽快地道:“行啊!五十元一個,概不還價,賣一個給你十元。”
林培軍瞠目結舌地叫了起來:“五十元一個?你想搶錢啊?”
“這是純手工雕刻的藝術品!藝術品懂不懂?你覺得一般人能雕的出來嗎?”林悅翻了個大白眼,“再說,這可不是普通的根雕,就憑這手藝,五十我還覺得虧大了呢!不行,得一百一個才行。”
林培軍哼了一聲,伸出一根食指用力地橫擦了一下鼻子,不想理她了。
林悅也懶得跟他解釋藝術品的價值,轉移了話題問父親和張竹根談的怎麼樣了?
林丙清小心地將根雕放回籮筐中,又蓋好蓋子,才笑著點頭:“成了,竹根兄弟聽說我們還想研究比現在的竹筒酒更好的竹筒酒,而且是以讓他技術入股的方式一起合作,就很爽快地答應去我們烏縣。不過他說這些年他都在外麵漂泊,幾乎沒什麼時間好好地陪他父母,他心裡很愧疚,所以想在家守滿七七四十九天之後再來烏縣。趁這段時間,他也把手藝傳給堂弟他們,希望以後張家溝也能多門掙錢的手藝。”
林悅嗯了一聲:“這是應該的。”
她記得種鮮竹酒的最好季節應該是在清明前那一段時間,加上還有其他一些事情也要先做準備,所以張竹根哪怕再晚點去烏縣也是沒什麼大關係的。
林丙清道:“關於作坊以後怎麼安排,他也聽了我們的建議。說是今晚就去找幾個他信得過的人一起合夥,以後作坊明麵上就直接轉給彆人了,這樣他那些兄弟姐妹也就沒辦法再打作坊的注意了。哦,對了,
他還提了一個要求…”
林悅問:“是什麼?”
林丙清道:“他想把張小飛一起帶過去,說小飛這孩子很懂事,學習成績也很好,他不想就這樣讓這孩子埋沒了。反正他也沒打算成家,就權當小飛是他親生兒子了。爸爸想著你一定也會同意,就答應了。”
“那就讓他先去六石街讀初中吧,大哥還要讀初三,正好也能順便照顧一下他。至於以後,要不要轉學去雙林鎮上,就到時候再說。”林悅點點頭。
雖然她和那個膚黑少年相處的時間少,但也看得出這個少年的底性很不錯。對於懂得知恩圖報的人,她不會吝嗇一點善心。
林培軍歡呼道:“太好了,那我又多一個朋友了!要不到時候就讓他住我們家吧?”
林悅毫不猶豫地反對:“短期過渡一下可以,長期不行。”
“為什麼不行啊?”
“因為那是我們的家,我不想外人住太久,到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