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悅帶著蘇晴麗來到了攤上,蘇晴麗免不了又對朱翠雲一通感激,並大力地誇讚了一番林家的家風,說也隻有像他們這樣寬厚父母才能養的出林悅這般冰雪聰明的孩子,把朱翠雲夫妻抬得很高。
朱翠雲雖然認識的字不多,但素來是個人敬一尺就想還上一丈的人,何況她早在去年就已經知道蘇晴麗是蘇樂生的姐姐。
這大半年來,蘇家和女兒一直通信,更時不時寄一些東西過來,可以說是還未見麵就已心中感激。此次終於相見,見蘇晴麗明明出身書香,自己工作好不說,丈夫又是當官的,卻半點大城市人的架子都沒有,反而還讓她感覺到了從未有過的尊重,自然也對蘇晴麗極其地有好感。
兩人客套來客套去的,沒一會就十分地熟悉了,再加上蘇晴麗一直不曾冷落朱翠仙,三個女人一台戲,更是聊得熱火朝天。
有時候有客人來,蘇晴麗還會幫襯說這樣的款式就是在杭城也不多見的,價格又這麼低廉,絕對物超所值之類的話。
她的氣質擺在那裡,一看就和朱翠仙姐妹是個截然不同層次的人,可以說她一句話比朱翠雲姐妹好幾句話都有說服力。隻要她插口,幾乎就沒有沒做成的生意,幾次下來,朱翠雲就更感激她了。
畢竟在她的心目中,蘇晴麗和蘇飛雪雖是姐妹,但如今嫁了人就得算兩家人,縱然自家對蘇飛雪一家有恩,但在蘇晴麗這邊,自家反而是承情的一方。如今蘇晴麗還這麼平易近人甚至親切有加,心中自然更加敬重,甚至還有些過度敬重了。
蘇晴麗感覺到了這一點,暗自感歎朱翠雲的質樸,更覺自家大姐不知禮。
哪怕再心疼兒子,時刻想陪在兒子身邊,總也得抽個時間來親自相謝一番,而不是以為丈夫來過了就算禮已經到全了。
要知道這可是一份天大的救命之恩呢,換在京都,要是她這種態度,早就被圈裡人的人鄙夷了吧?
隻是自家人總不好揭自家人的短,也隻好自己這個當妹妹地多描補些了。
一個是真心敬重,一個是誠意彌補,於是兩個女人之間的氣氛就更加和諧了。
又因為話題多半圍繞著林悅,不多時,朱翠雲幾乎
就把林悅從懷胎到現在的種種或心酸或開心的故事全都一股腦地倒了出來。
她先提懷孕時的風波,說那會正趕上計劃生育,夫妻倆曾猶豫了許久要不要把孩子打掉,畢竟已經有了兩個兒子了。但因為丈夫一直想要個女兒,唯恐這一胎就是女兒又舍不得,最後還是決定生下來,但打算若還是個兒子就送給彆人撫養。
蘇晴麗便笑著慶幸還好是個寶貝女兒,否則這個世界就沒有林悅了。
朱翠雲又提到因為懷胎時家中清貧,幾乎補充不到什麼好營養,以至於林悅出生之後連奶水都沒有,隻能一直喂迷糊糊,所以對女兒一直心中有愧。
蘇晴麗便安慰她說林悅現在長的健健康康的,過去的事就不要再想了,畢竟那會大夥也都困難。
朱翠雲又說林悅自小就調皮好動,才剛學會爬床板上就放不住了,又好幾回都是她剛轉身,想去做點事情,後腳林悅就自己嘩啦啦地爬到了床邊,甚至還硬是撐著遮擋的椅背想要翻出來,害得她不知提了多少次心,嚇破了多少次膽。
至於其他尿床啊,捉雞趕鴨啊,小小年紀就喜歡滿村子亂逛,還到彆人家一玩就是一天不知道回來等種
種“事跡”,就更加不用說了,聽得林悅很是黑線。
說得多了,蘇晴麗自然也免不了提上幾句自家兒子的可愛和讓人恨得牙癢癢的地方。
兩個女人不斷地交換著養兒育女經,簡直越聊越投契,要不是差不多時間點後,朱翠仙準備先回去做午飯,蘇晴麗不想麻煩她們堅持告辭,也許都會聊到下午去。
蘇晴麗一走,朱翠雲姐妹便也不肯再讓林悅在攤上曬太陽,把她趕回了租房。並讓小琴表妹監督小表姐,除了讀書畫畫,彆的什麼活都不準做,也不準出去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