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趟一走,林悅還真是有所收獲。
畢竟前世小時候她就沒少往山上跑,尤其是春天杜鵑花開,和夏天梔子花開的時候,她總時不時就要去采摘一些來養在家裡,或者做成菜。
當年也隻有這個時候,平時常讓她做家務的母親,才會縱容她在山上玩一整天而不嘮叨。
當然,前提是必須要多摘一些梔子花,能做成一盤菜才行。
而今才八十年代,大家都還在用土灶,一年四季都要燒柴火,就連乾枯的鬆針都不會留下多少,更彆提那些容易燃燒的低矮灌木,所以馬路邊上的山林一般都不會顯得太過茂密。
因此,眼下尚未禁止砍伐的山林,雖然和成年後的林悅記憶裡頭的樣子很不一樣,卻和前世幼年的記憶逐漸的重疊起來。因此在那幾座山上轉悠一番後,林悅還真想起了當年具體是在哪座山
頭遇見小許總的。
甚至,她還依稀地記得大概在那一小片林子裡。
之後,林悅立刻前去求證,果然發現一叢茂密的梔子花灌木之後,有一條被雨水衝出來又被灌木遮蓋了大半的小溝。
地點總算是弄清楚了,但時間卻還是不確定。
林悅索性爬上那座山的山頭,居高臨下地觀察了一下四周的地形。
這個地方離望京村已經有六裡多地了。
若說村子,反而是寺下村和坑裡村這兩個村子離此處更近。尤其是坑裡村,更是隻有兩裡多路,翻過三座山頭就到了,想必許總當年小時候回來找她時,就是隻在這兩個村子裡轉悠的,而沒有想到更遠的地方。
“小悅啊,你怎麼想到要跑這邊來摘花的啊?還彆說,這裡的梔子花比我們村邊上可多多了。”因為林丙清的拜托,一個婦女一直跟林悅跟的
很近,
此時見這裡的梔子花足夠再再來兩三次,不由很是高興,因為這些花采回去怎麼的也能做個一大盆菜了。
“我也是聽彆人說的,就過來碰碰運氣的。”林悅隨口答道。
這句話她本是為了敷衍這個婦女的,但話一說出口,她卻忽然想起了當年她還真是從彆人口中得知這一片山林的梔子花很多的。
是誰說的呢?林悅使勁地回想著。要是能想起這個人是誰,估計就能確定哪一年了。
“小悅,姑姑,你們在哪兒呢?”就在這時,旁邊的山坡上傳來了一個小姑娘的呼喚聲。
“瑾兒,我們在這兒呢?”林悅身邊的婦女高聲應道。
這一喊,林悅頓時記起來,當年那個說這裡有很多梔子花的人,可不正是剛才喊人的小姑娘嗎?
望京村並不是個小山村,村裡有五六百戶人家。
雖然在林悅的小時候,差不多每年都有三四十個同齡人出生,但由於村子不小,在沒有上學同班之前,一般小孩子都隻會跟附近的小孩玩,這樣家長找起來也方便。
所以,儘管剛才喊人的這個小姑娘跟自己是同齡人,但現在還沒上學,兩人其實並不算熟悉,今天叫林瑾的這個小姑娘之所以也一起來了,完全是因為她小姑姑的緣故。
記憶便掀開一角之後,周邊有些片段便自然地浮現了出來。
林悅記得,自己在讀一年級時,因為當時的個子在同齡人中還算高,身體的柔軟度也比較好。所以在放暑假之前,曾跟另外兩個同學一起去六石街表演過一場很幼稚的舞蹈,其中一個同學就是這個小姑娘。
表演完後,回村經過這座山下時,這個小姑娘
就順口說了一句她姑姑說這山上花多,後來自己就經常跑個五六裡路來摘花了。
前世自己是八歲就上的學,既然是上學後才知道這裡梔子花多,那事情必然就不是發生在今年而是明年了!隻不過現在由於自己的重生,反而變成是自己先帶同學的姑姑發現這裡了,命運還真是玄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