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後,林丙清再去找蔡工程師,蔡工程師已經拿出了三大張全新的設計圖。
這新的設計圖並沒有動一兩層的大結構,隻是在此基礎上進行了大量的補充和完善,還添加了許多中西式結合的新構思,同時在二層上又添加了半層,前麵一半全做平整陽台,方便晾曬稻穀等,後麵一半作為儲物空間,可以用來儲存稻米以及其他雜物,樓頂還加了一個避雷針。
甚至這位蔡工程師可能畫圖畫上癮了,還把前頭小溪的岸邊該怎麼改造,以及院子該怎麼設計,全給畫上了。
儘管這個時代的設計圖還比較簡單,沒有未來那高科技合成的電腦效果圖,但一棟既精美又食用的鄉村彆墅還是在林悅的腦中勾勒了出來。
對於這樣一份明顯是連夜趕工出來的大好設計圖,林悅當下拍板就這麼造。
“囡囡,蔡工程師說以後有這樣的事情還可以再找他,不過隻能讓我一個人去,畢竟被單位知道了不好。”林丙清見女兒滿意,也很是開心,“蔡工程師還給我推薦了雙林鎮上一個施工隊,說跟他們已經合作過好幾次了,是個很可靠的施工隊,要價也不是很高。爸爸想了想,這春耕這兩天就要開始了,大家也都要忙起來…”
林悅聽出父親的意思是讚同請施工隊,不願意給村裡人添麻煩的,便說:“爸爸,這件事您做主就行,對了,您可以拉上支書伯伯,看他願不願意跟我們家造個差不多的房子。”
農村人造房子,大多都會互相模仿,林悅雖然想造個外形獨一無二的家,卻知道這種想法在農村是行不通的,便索性藉此機會再結個善緣,畢竟有他在,很多事情隻會更加地方便。
看到這個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全新設計方式,林國豪果然十分地心動,咬了咬牙,決定也去貸款,跟林丙清家造個類似的。而後又私下裡再
三地跟林丙清確認,是不是下半年一定會漲價?如果是,不如兩家合起來,索性再多買一些材料,等到漲價時再轉手賣出去,至於存放的場地,他來想辦法。
林丙清拿不定主意,便回來問林悅。
林悅原本覺得鄉裡鄉親的,做這個生意怕被人非議,但既然林國豪都不怕,他們家一個平頭百姓更加不用有心理負擔,而且隻要到時候賣的價格略低於市場,想必老百姓們還是會感謝他們家的,便點了頭。屆時兩家將再各貸款三萬,所得利潤四六開。
之後,造房子的事情便轟轟烈烈地辦了起來。
首先還是平坡整地,挖出來的泥土全部都拿來修路,先是新家附近的路,而後搭配著一些碎石送去修補去六石街那條路的大坑窪。
路修好了,不但出行更安全,以後再運農副產品出去賣也更方便,所以這件事便是由村裡組織辦理的,每家也都願意出一個人來免費做這件事
。林義軍對此尤為熱心,主動跑前跑後地幫忙張羅,漸漸地,林國豪對他日漸地器重了起來,每過幾個月,便也給他批了宅基地。
當然,這是後話了。
因為林悅家更靠近路邊,林國豪家則是在她西麵,而且林悅家也更著急住新房,所以坡地平整出來之後,便林悅家先動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