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牛頓第三定律(三)(1 / 2)

道長說要講科學 觀冥 6982 字 3個月前

就像每一顆天體都有它的引力場,人和其他生物、非生物身上也有類似的東西。

玄學家們叫它“氣場”,營銷號們叫它“磁場”,而物理學家們通常稱呼它為“物質在空間中的空間彎曲效應”。

普通人無法用肉眼看到這種“空間彎曲”,但在修道中人眼裡,他們能借助靈力,看到不同顏色的“靈光”包裹著人和其他物體。

這些靈光就像梵高的星空那樣交織、糾纏,互相影響,又彼此獨立。

任何一張被P過的圖,它被P部分的靈光都會呈現出明顯的拚接和扭曲痕跡,猶如把梵高星空裡的某顆星星連著背景一起剪下來,然後拙劣粘貼在另一張圖上,極其明顯,與環境不入。

也有些厲害的畫師,能畫出幾乎以假亂真的照片,可惜這樣畫出來的圖會局限於人類的視覺——畫師看不見的東西,當然不會出現在畫麵上,自然也就沒有靈光。

不過眼前這張照片……

雲中子看來看去,它都貨真價實是一張沒被“動過刀”的照片。

有兩種可能。

一是,這整張圖,都是某位厲害的畫修繪出來的,仿真到了天衣無縫的境界;

二是,這張照片是真的。

雲中子覺得很魔幻。

前者基本可以排除,畫修雖可以做到畫龍點睛、以假亂真,但這是有前提的,要想畫出來的東西能“生”、有“靈”,首先要作畫者的智慧高於畫中之物,才能駕馭得了筆。

這圖裡是他師父徐老,堂堂華國量子計算之父,一夜之間煉氣到飛升的奇跡大智慧選手……

一個畫修的智慧要是能比他師父還高,那這畫修得是個什麼神仙?

至於後者……

“……”

雲中子一言難儘盯著牆上那張照片。

徐老是他外公這件事,是徐老不讓聲張,雲中子一直很聽話,從未對任何人說過。

彆說外人了,就連應師兄都不知道。

沒人比雲中子更了解徐老的脾氣。

小時候,他指著書上的插圖,對師父說,自己找到了他不是世界著名物理學家的理由。

師父說你懂什麼,然後給他看了年輕時的普朗克、費曼、麥克斯韋、特斯拉、愛因斯坦……

幼小的雲中子被這群美人的顏值震撼了。

他立刻改口,認為師父很有潛力。

數年後,徐若無教授終於也被物理學的智慧光輝普照,功成名就——

他變禿了,也變強了。

不過自那以後,徐老就再也不樂意留下任何聰明絕頂的影像記錄。

他把他青年時期最帥的照片,永遠留在了教科書和世界史裡……

總之,發際線後移中期的師父,不應當會同意跟彆人合影,還笑得這麼慈祥。

倘若這是P的那倒也罷了,如果是真的……

為了他老人家的一世英名,雲中子肯定得替他毀屍滅跡一下。

他最後一個離開照片牆,在教室後排坐下。

教室裡人不多,看起來是個小班,隻有十來個中小學生。

他、連昭、林川,三個大學生坐在後麵顯得格外滑稽。

給他們講課的老師就是照片裡那人,業務還挺熟練,一上來就叭叭地丟出來一堆莫名其妙的英文概念,然後大講特講感知力和大腦開發。

核心主旨其實也就一個,就是你不學他們的課,就會被彆人甩開一大截,隻能做人下人。

接著那老師帶他們打坐,做了一會兒冥想,要他們感知“宇宙中的量子”。

再然後,他開始講量子雙乾涉。

“量子是物理學中的神奇粒子,它可以被意念和能量乾涉,我們借此原理開發的速記方法,就名為量子雙乾涉速記法……”

“……”

雲中子真的有努力想聽,可他實在是聽不下去了。

他舉起手,做出求知若渴的樣子。

“同學,你有什麼問題?”

雲中子站起身來,“先生,請問您說的量子雙乾涉,是簡稱嗎?”

台上的老師奇怪看他一眼,“不是。”

雲中子道:“我知道在量子物理中,常常會提到比如物質波、量子相乾、量子疊加等等概念,不過‘量子雙乾涉’我還從未聽過。也許您是口誤了?您是不是想說光子的雙重乾涉?或者是電子?分子的?”

“……”那老師霎時懵了一下。

他意識到雲中子可能有備而來,立刻打補丁道:“額……不,我們主要研究的是量子和人之間的聯係,這其實是——”

“哦,我明白了。您的意思是,您指的研究對象並非微小單元,而是生物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