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平浪靜的海麵此時到處彌漫著硝煙。
正因為對艦娘的忌憚,深海興登堡手下的兩位航母都沒有一開始將自己的底牌給全部暴露出來。
因此之前的她們也僅僅隻是起飛了部分的艦載機,直到與艦娘那邊有接觸之後才陸續將剩下的戰機給起飛。
結果等待她們的是,此前為水麵戰艦護航的戰機此刻被消滅的差不多了。
而她們才起飛不久的戰機都還在趕來的路上。
也讓在水中的深海德爾福格林將海麵和天空的情況給看了個清楚。
之前被她瞧不起的艦娘。
此刻卻操控著密密麻麻的戰機在深海艦隊的上空徘徊,不時有戰機俯衝而下對水麵的深海戰艦進行轟炸。
而在失去製空權之後再想著反抗來自天空的襲擊。
不要說現在安裝上比較強防空炮的艦娘了,就連維安都是儘量能用空對空就不會用海對空。
空對空至少還是主動出擊,一攻一守還是自己能決定的。
水麵對空那就真的隻是被動防禦了,就這還要看水麵戰艦的性能如何。
而作為深海艦隊裡麵最弱的深海戰艦,那防空火力不用想都知道,絕對大部分都不太合格。
頂多就比才具現完戰艦的艦娘好一點。
也就隻有那些位階稍微高一點的深海戰艦才能說得上是有防空火力。
畢竟深海戰艦不用考慮提督和艦娘的活動區域,上層建築也是能省就省,全部拿來加給火力了。
這也是以前艦娘聯合不愛使用航母的原因。
在航母的戰鬥力跟深海航母拉不開優勢,大多數時候還要被迫防守的情況下,哪有主動進攻的機會。
能讓艦隊減少損失就不錯了。
畢竟以一個航母艦娘正常的艦裝,不花大代價培養的話,對抗一群又一群的深海戰艦,效果沒有那麼好。
至少就從攻擊頻率和攻擊效果來說就已經比不上戰列艦了。
量變引起質變,對艦隊的規模來說是如此。
對航母的艦載機來說也是如此。
沒有足夠的艦載機就不能穩定獲得製空,就算有再強的轟炸機和魚雷機都沒有用。
以往有一兩架零零散散的轟炸機對深海戰艦發起攻擊都不錯了,這還要被海麵上數量龐大的深海戰艦用最猛烈的炮彈洗禮。
基本上都是有去無回的。
而現在不一樣了。
航母的練度上去了,能操控的艦載機更多了,艦裝也提升了。
有足夠多的艦載機能用來分散海麵上深海戰艦的防空火力。
更何況現在的深海艦隊也就隻有200來艘戰艦而已。
北部戰區防線上各個港區的艦載機都還在不斷地進行支援。
這邊才擊毀一架戰機,在自己港區那邊的航母上可能就已經準備好起飛新的艦載機了。
能被擊毀的艦載機還說不定是故意吸引火力,節省返航時間的。
絢爛的火花在零零散散的戰艦上綻放,突破防空彈幕的轟炸機俯衝而下,在作為自己目標的深海戰艦甲板上丟下了航空炸彈。
要說艦裝升級帶來最明顯的變化是什麼?
以前與深海纏鬥不容易出現優勢的戰鬥機現在已經變成能以少敵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