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自證(2 / 2)

族長猛地看向遊氏,滿目陰沉:“這幾日我孫家受人嘲笑,竟是你這婦人所為!”

遊氏沒想到阿義會突然出賣她,厲聲喝道:“你這賤奴!究竟受誰人指使,竟來攀汙我。”

一旁的孫顏心譏諷:“後娘子此言差矣,阿義可是你院子裡頭的人,他說的話自然作數。”

聞言遊氏一噎,她方才說紫靈是毛氏房中人,所以說的話句句可信。

而今孫顏心竟拿她的話來堵她,委實可恨!

卻聽孫悅懷又道:“既然紫靈說阿婆有意壓下當年之事,那不如將阿婆請來,自真相大白。”

遊氏連忙阻止:“不可!”

“為何?”

她表情勉強:“老夫人年事已高,現下又是深夜,還是不要打攪她老人家了。”

話音落下,一道蒼老威嚴的聲音從正堂外頭傳來。

“老身已經來了。”

隻見孫老夫人被婆子扶著走入正堂,華發深紋,褚色鬆鶴紋衫,氣質華貴。

孫顏心笑著上前挽住孫老夫人:“阿婆,你怎麼來了?”

孫老夫人笑道:“我若不來,隻怕某個不安好心地就要將你們吃了。”

聽她暗諷,遊氏麵色難看。

她一改方才的鋒利,變得低順:“婆母,怎能勞動你的大駕。”

孫老夫人睨了她一眼,冷哼一聲:“我若不來,隻怕我的乖孫女兒就要被你這婦人毀了名聲!”

大庭廣眾之下,被婆母如此數落,遊氏麵子極掛不住。

孫老夫人杵著拐杖,走到族長麵前:“今夜多有打擾,本是我們這一房的私事,卻要驚動你們,真是慚愧。”

她丈夫死得早,年輕時本也是個女將軍,不然也帶不出孫啟鳴這個榮國公來。

所以儘管如今年歲已老,但自有當年的氣勢在。

族長客氣笑道:“老夫人哪裡的話?”

他起身讓出自己原本的位置:“老夫人上座。”

孫老夫人卻拒絕,隻對族長低聲說了一句話。

族長當即嚴肅了臉色,對著堂中人道:“下人們都出去。”

待得下人們儘退後,孫老夫人才道。

“我不過一介老婦,本不欲理晚輩們的事,可聽人提起當年岑娘的事,我便不得不出來解釋一二。”

她在路上已聽彆人說了紫靈的證詞,於是對著眾人道:“當年鳴兒出征剛一月,老身突然大病性命垂危,是岑娘傳信與鳴兒,鳴兒孝順,便無詔而歸;此事犯了大忌,所以無人曉得鳴兒曾在出征途中趕回上京待過幾日,而岑娘的身孕也是在那時有的。

後來岑娘被診出一月身孕,老身下令不許下人生是非,卻不曾想過了十幾年,還是會被有心人拿出來大做文章,殊不知她此舉差點害了整個孫家!”

這話明擺著點遊氏,遊氏聽罷臉色大變。

將軍無詔而歸,那可是大罪,一個不慎整個孫家都要受牽連。

更彆提是為孫家婦的她和孫家子的孫照。

孫老夫人的話本就分量極重,何人會去辯駁其中真假,更何況她說的是埋藏了十幾年的隱秘,沒人覺得孫老夫人會拿整個孫家的性命來為孫悅懷掩飾。

至此,遊氏已露敗相。

看著從始至終都一臉平靜的孫悅懷,遊氏驀然回過神來,她上前抓住孫悅懷的雙臂大聲質道:“是你!是你故意讓紫靈告訴我這一消息的,是不是!”

她形容癲狂,如同瘋婦。

孫老夫人手中拐杖杵地:“還不快將遊氏給我帶下去!”

婆子們上前要去拉扯遊氏,可她不知為何力道極大,死死抓住孫悅懷的胳膊誓要問個明白。

孫悅懷隻漠然道:“後娘子,紫靈是你院子裡的人,與我有什麼乾係?”

遊氏雙眼怒瞪,極不甘心:“即便你是孫家血脈又如何!我照兒才是孫家的兒子,你不過一個女兒,有什麼資格繼承孫家!有什麼資格!”

像是為了回答她的話,孫府管事從外頭跑進來,麵帶喜色。

“大喜啊!大娘子大喜啊!”

有人問道:“什麼大喜?”

“宮中傳來消息,說今日賢王入宮請旨,想娶咱們大娘子為賢王妃!”

-

一大早,宮中傳來消息,說是孫大娘子天不亮便入宮請旨。

言榮國公因惡狗咬傷傷了身體,恐不能再為聖人效力,願舉家遷往豐州,駐守邊關,為國分憂;隻是國公身子不適,便令其女代父請旨。

聖人聽後久久未允,孫大娘子便跪在太極宮前,這一跪就從卯時跪到巳時。

甘露殿內,聖人擱下朱筆,問道:“孫大娘在外頭跪了多久了?”

“回大家,已經快三個時辰了。”

聖人聞言,滿意地吹了吹絹帛上未乾的墨跡,笑道:“這孫家倒是會審時度勢。”

如今孫啟鳴已廢,聖人想即刻收回孫家兵權,卻又怕世人言他趁人之危、卸磨殺驢、寡情薄義。

本想等些時候再做打算,卻不曾想賢王昨日會突然入宮請旨求娶孫大娘子為正妃。

這不明擺著想要孫家兵權嘛!

賢王娶妻之歲已至,聖人想即刻拒絕,一時也找不著合適的理由。

正一籌莫展間,孫大娘子卻突然入宮請旨,願全家前往豐州。

這不頓解了聖人之憂?

孫啟鳴隻孫照一個兒子,尚才五歲,短年之內根本不能成事,孫悅懷與孫顏心一介女流,更是枉然。

隻消孫家遷至豐州,等過兩年再尋個由頭將兵權收回;世人既不會言他薄情寡義,又能名正言順地將兵權拿回,豈不兩全。

而聖人不立刻答應孫悅懷的請求,不過是想讓人以為他不舍功臣罷了。

聖人心情愉悅,連語氣都輕快許多,對武德正道。

“傳朕旨意,孫大娘子為父請旨,實為女子典範,特賜黃金百兩,以作嘉獎。另外,她請旨之事,朕答應了。”

旨意很快傳到了東宮。

東宮幕僚本害怕聖人昏了頭會答應賢王的請旨,如今聖人的這道旨意一下,雙方皆大歡喜,甚至巴不得將孫家人快些送到豐州去。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