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局外之人,哪及你了解她?”
寧奉哲漠然凝視,眸色如刀,無比銳利。
“皇叔真是局外之人麼?”
“書信之計,是誰在暗中保護寧雲溪?”
顧孟禎疑起眉心,龍眸深邃。
“此話何意?”
寧奉哲既知真相,自然揭發。
起身離座,雙膝而跪。
“啟稟父皇,兒臣已然知曉,皇叔與寧雲溪是舅甥關係!”
“事關方仁舒姐弟陰謀,更涉及父皇的安危,因而,兒臣等不到查明一切,便要提前上奏。”
“兒臣早年便已稟明,寧雲溪是抱養之女,身世不明。”
“而今知曉,原來她就是方仁舒失蹤多年的女兒。”
“先前,母親搜證,已是人證物證俱全,足以證實皇叔就是方之玄。”
“父皇不覺得,他與寧雲溪,若有幾分相像嗎?”
“反之,那位聲稱自己是方之玄的人,與方仁舒、寧雲溪並無半分形似。”
“書信之計,究竟是我母親刻意指點迷津,還是皇叔暗中阻撓?”
“父皇福慧聖明,其中蹊蹺,不想而知。”
“當年方族滅門,是罪有應得。然而,於寧雲溪而言,卻是不解之仇、不共戴天。”
“她驟然性情大改,完全聽不進兒臣之言,正是因為得知身世。”
“所以,任憑兒臣唇焦舌乾,亦是徒勞無功。”
顧孟禎聽到了重點,立即疑心。
“魚目混珠之計,你果真參與其中?”
“當時,你真的在偏殿?”
“還是說,這些都是從穆蓉那裡聽說的?”
“朕已有口諭,此事不許外傳,她怎敢違抗?”
寧奉哲很快尋了借口。
“兒臣未曾參與,母親亦沒有多言。”
“之所以知曉,皆因兒臣關心父皇安危,所以偷聽了母親的自言自語。”
顧孟禎暫且信之,轉回話題。
“如你所言,事有蹊蹺。”
“但你皇叔的疤痕,朕已經確認無疑,他怎麼可能是方之玄?”
“難道方之玄,於相同之處,也有一道傷疤?”
“這未免太過湊巧了吧?”
方之玄亦是起身,鄭重叩拜,行了大禮。
“臣弟以為,奉哲之言,自相矛盾,請皇兄細想。”
“宸王府大火之後,皇兄便有旨意,命奉哲勸說寧雲溪。”
“依奉哲所說,當時,寧雲溪已知身世,因而變節,並且完全聽不進他的勸告。”
“可是,在那之後,她為寧夫人求情,因此與帝瑾王有了嫌隙,險些傷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