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最怕空氣突然安靜上(2 / 2)

異界大文豪 雨說風聽 6574 字 9個月前

“她累了,在門口的亭子休息,我燒完香就會和他彙合”

不過藥效雖然猛,但是也讓對方明白任一生是好藥而不是彆有用心的毒藥,因此沉默良久之後還是靜靜的回應任一生之前的問題,也算是對任一生看法或者說對自己的一種肯定。

“我覺得……”

就在任一生準備給對方來一記雞湯的時候,結果輪到對方燒香了,於是任一生隻能暗自為淩雲誌可惜了,原本他給對方一記猛藥隻是為了引起注意然後再灌點雞湯拉近距離,沒成想因為時機的原因隻用上藥了,任一生隻能期望不要出意外。

“說什麼”

“沒什麼呢”

對於周晴天的話,任一生有些心不在焉。

“快到我們了”

“是啊”

“那走著啊”

於是幾人就走進去燒香了。

“我們這裡有頭香,高香……”

就在一行人進去之後,在買香的時候,負責賣香的師傅開始向他們開始介紹各種香,這樣子頗有銷售員銷售產品的架勢。

“你們這的香都有什麼說法啊”

就在周晴天和江鳩一言不發的時候任一生開口了,他覺得燒香就像做生意一樣得講究一個明明白白,不能稀裡糊塗的亂燒。

“上香之時,為了,專門突出,我們的心願。如,我就想求平安,彆的不在意,那麼,就會出現“平安香”

然而周晴天出現了,然後一副任一生沒有見過世麵模樣給任一生進行解惑。

開智慧香一般,據說佛教上古時期,文殊菩薩代表智慧。因此這香就是給這位燒的。所以,考生,父母為孩子求學,一般會,在,文殊殿,或者嗎,文殊菩薩像前,上“開智慧香”也叫“開智香”,“增智香”,“開慧香”等。

至於求子香嗎,一般,都在觀音殿,或者觀音菩薩那裡,上香。求子,或者,已懷孕者,保母子平安。

然後就是增緣香,害你的人多,幫你的人少,一般,會在,觀音菩薩,或者地藏菩薩那裡,上這個香,用來,增加善緣(友好的緣分),助緣(幫助的緣分),避除,違緣(惡的緣分1),障礙(有搗亂的)。

對了,還有求財香,也叫發財香,就是,求財用,把錢,招到你家。

“打住,誰問你了,我問的是這個嗎”

任一生表示你個吊人不要隨便跳出來裝杯,不然我k你啊。

“俗不可耐,大師,有沒有高雅一點的”

任一生其實是故意惡心周晴天的,同時也是為難一下賣香的師傅,然而他沒有想到這賣香的師傅真的有兩下子。

香從心生,心由香達”,焚香禮佛,本意是出於對諸佛菩薩的恭敬,所謂“心誠則靈”,其實禮佛,心香一片就足矣。但是,我們凡夫愚癡,不知心佛及眾生,三者無差彆,覺得隻有經由媒介,才能與諸佛感應道交,於是就假借了“香”。

所以,現在市場上出現了名目眾多的香,諸如發財香、平安香、富貴香,林林總總,不一而足。實際上,焚香即“香供養”,佛門中也有三種香,燒好這三種香,不求功德,而功德自然成。

靚仔玩脫了吧。

任一生你走開,彆多管閒事。

第一種,戒香。

《華嚴經》雲“若能具足持淨戒,是則如來所讚歎。”一個清淨持戒的人,本身就有無量福德。戒律能護持學佛人,不被外界乾擾,以致退失菩提心,若能清淨持戒,這是諸佛如來都要讚歎的。

因果不空,事出必有因,在佛前有所求,縱然應驗了,福報也耗散了。常言道“福儘則禍至”,祖師告誡眾生要勤耕福田,意義正在於此。但是,如果隻耕福田而不知持戒,福報同樣會漏失,如同有裂紋的缽盂,法水難存。所以,持戒就是在積德累福,燒好戒香,功德自成。

第二種,定香。

何為定呢?師父曾給我講過這樣一則故事曾有行者在山中靜坐,電閃雷鳴中不為所動,鳥獸在旁心不驚懼,他自覺功夫已成,便收拾行囊下山去了。來到鬨市,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一位農夫不小心踩了行者一腳,這位修行人頓時勃然大怒道“你這老東西,怎麼敢……”

學佛人修禪定,功夫不能隻做在禪堂中,也不能隻落在表麵上。焚香禮佛,要從有相的香,到無相的香,最後回熏自我。香象征清淨,能除心中一切雜染垢塵,燒好定香,內心清淨,行住坐臥都在定中,才是心佛相合的境界。

第三種,慧香。

長跪佛前,我們有形形色色的祈求,儘管有“佛氏門中,有求必應”的說法,但是也不要忘記“佛說一切法,為度一切心”。燒香禮佛,不要執著於所求的事或物,而應觀照能求的心。

經中有言,佛法是“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也就是說,求佛的過程,要從有求到無求,從自私自利,到普利眾生,乃至最終悟入佛之智慧。燒好慧香,不執著於事相,以焚香表法攝心守意,目的在於開智悟理。譬如燒臥香表眾生平等,燒盤香表圓滿自在,總之法法平等,皆得解脫。

我心如煙,燒好“戒定慧”三香,自然福慧具足,善根增長,法喜充滿,功德無量!南無阿彌陀佛。

“大師,好學識啊”

“行了行了,進去燒香吧”

就在這時江鳩已經買好香。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