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硯的製作過程較為複雜,主要程序有采石、選料、設計、維料、製璞、雕刻、配蓋、磨光配合等。
開采硯石是南山硯製作的重要環節。硯石有坑洞之彆,優劣之分,老坑質優之硯石,加上製硯高於製作,可以產出精品和珍品。南山硯名貴與否,最基本的條件在於硯石,故采行這道工序最為重要。
采石工人所使用的工具要因地製宜。根據南山硯石的成分、厚度而有彆,以鑿為主,又分尖嘴鑿和平口鑿,這些刀具長短各異,大小不一,粗細不同,但每個石工必須備三四十把,每天工作後要修理磨礪。
維料,又叫選料。開采出來的硯石並非是全部可以作硯材,經過篩選後,再將其分出等級。
特彆好的,純淨無瑕者為特級,稍次者為甲級,再次為乙級,將有瑕疵的、有裂痕的或爛石、石皮、統統去掉,剩下的就是“石肉”,可以預測到石品花紋的走向,鑿出硯的大形,如自然形、蛋形、長方形、方形、圓形、金鐘形、蘭亭式、太史式等等。
製鑿者同樣必須懂得看石,因為要將硯石最好的地方留作墨堂,一方洮硯石的優劣都以墨堂之硯行作評價,將行品花紋亦放存墨堂之部位。
關於設計,南山硯的設計是南山硯製作過程中極其重要的工序。要使一塊大然樸實的硯石,成為一件精美的作品,就需要認真的構思,既考慮題材,更要留住硯池,設計得當是錦上添花,設計不當就會畫蛇添足,甚至弄巧成拙,故雕刻藝人要對硯鑿因材施藝,因石構圖。
至於雕刻,南山硯的雕刻采用什麼雕刻技法和刀法,要視題材和硯形、硯式而定。如要表現剛健豪放的,多采取深刀雕刻為主,適當穿插淺刀雕刻和細刻;要表現精致占樸、細膩含蓄的,則以淺淺刀雕刻,線刻、細刻為主。
總之,細刻和線刻均屬“工精藝巧”之“工精”部分,細刻要求雕刻精細、準確、生動,線刻要線條細膩、婉轉、流暢,繁而不亂,繁簡得當。
然後就是酣蓋了,南山硯的傳統是透空帶蓋,在做好的硯上配相同色澤的硯蓋,是為了使貯存的墨汁不會散發,保持長久之用。
最後是磨光,硯石磨光的工序為雕刻完畢,首先用油石加幼河砂粗磨,目的是磨去鑿口、刀路,然後用滑石、幼砂紙,最好是一千目的水砂紙反複打磨,使硯台手感光滑為止,最後是“浸水潤石”,過後擦乾;硯石磨光的好壞,直接影響硯石的品質及使用效果。
任一生親手參與的專屬北島泥硯已經提上日程了,等到他們做完最後一期的時候就可以提貨了,因此今天華曲風又給他們整新活了,還是硬活。
沒錯又是四大名硯中三大石材硯中的南山硯,這硯正如之前聊到的那樣處於一個中規中矩的位置,優缺點都在東海硯和西洲硯之間。
“你有沒有覺得洛非池最近有點不對勁嗎”
就在任一生跟著製作南山硯的老師傅學習的時候,任遊過來了,並和任一生說起了洛非池的變化。
如果是之前他要麼是附和對方,要麼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表示自己不知道,可是當知道了洛非池的情況和計劃之後他的態度就變了。
洛非池的想法應該是給自己找盟友,而現在的華正垣就是他的目的,雖然他也不知道這個表麵上看起來一般的製硯世家有什麼不一般的,但是值得洛非池拉下臉去拉攏就證明了這不是一般的世家。
因為洛非池口中的世家可不是隨便出口的,當然了這些還是昨晚係統跟他說的。
靚仔小夥子是不是想不明白為什麼洛非池要這麼不留餘力的巴結華正垣。
任一生確實很疑惑。
任一生也不和係統打啞迷,直來直去。
靚仔時間是世界上最厲害的東西,他可以磨平一切東西,也……
任一生你擱這念小作文呢,能不能正經一點。
靚仔朗誦了一大堆關於時間的語句之後,任一生終於忍不住了,直接打斷了他。
靚仔愚不可及,難道你就沒有從中有一些感悟嗎。
任一生有啊,就算是一個蠢成豬一樣的人,隻要不死,給他存活足夠長的時間,那麼他自然也能變成一個智者。
靚仔你這不是很懂嗎,世家之所以是世家,就是因為他們發育了足夠久的時間,甭管他們是做什麼的,長年累月的積累,積累的可不隻是金錢。
任一生自然也明白,正所謂百年王朝千年世家,世家之所以是世家,是因為他就像一棵參天大樹,高高拔起的時候他的根也在牢牢抓地,不僅上麵呢是枝繁葉茂,下麵也同樣是根支交錯。
不過最後係統後麵的話卻讓他感覺有些莫名其妙。
靚仔是不是想到了參天大樹。
任一生確實有這個想法,怎麼了。
靚仔你覺得他的存在合理嗎。
任一生不知道。
對於這個問題任一生可不敢隨便回答,因為這不僅是關於樹的問題。
靚仔那我換一個問題,假如一棵參天大樹可以換十棵有參天大樹一半大小的樹你換嗎。
任一生考慮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