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顧維新的信息發出後一個多小時,顧維新的電話通了。
“你好,我叫易天行”
“你好我叫顧維新”
“我認識你,你是啾啾那個不負責任的父親”
出乎顧維新的意料,對方居然認識他。
“……”
易天行的話給顧維新整不會了,因為對方的話讓他明白對方和江鳩的關係似乎還不錯,甚至比自己都好,因為他從來不稱呼江鳩的小名。
“我老師已經答應了你的會麵要求,不過我老師身體不太好,所以具體時間由我們定,你不介意吧”
不過好在易天行並沒有讓顧維新難看,主動談起了正事。
“當然沒問題 一切都以秋校長方便為主”
顧維新對於對方的要求非常理解,因為秋江寒的身體不好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曾經秋江寒剛生病那會他還有幸探望過。
“沒什麼事我就先掛了”
對於易天行的建議顧維新此時非常讚同,因為他生怕多聊一會說不定就會聊到江鳩身上,以前他還沒有這種反應,但是自從被洛水賦提點了之後,他現在已經開始害怕彆人在他麵前提起江鳩了,因為他開始不敢直麵這個事實了。
以前的她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有渴望成為一個父親的感覺,或許這就是人吧,年紀越大就越渴望感情。然而對方掛斷電話之後給他來了一句抓耳撓心的話。
“你的事情我聽啾啾說過了,我覺得你渴望的不是成為一個父親,而是不想成為空巢老人,你還是一如既往的自私啊,顧維新”
顧維新……
易天行裝完杯就跑,他倒是刺激了,留下了顧維新自己懷疑人生。
“華師傅,聽說還有一種自然硯台”
就在華曲風在前麵打頭,華正垣在後麵跟著,而洛非池嘖屁顛屁顛的跟在華正垣的後麵,然借機詢問道。
“那不叫自然硯台,那叫叫天然形硯與此前所提及的諸類硯形不同,其雖然也經雕琢設計,但設計的側重點不是對人的訴求,如展現端肅樸直的思想理念、讚賞鬆竹梅君子氣度的價值體現等,而是從材料本身的特征出發,進行造型與理念的延伸,其硯重在欣賞自然意趣,追求“天工”與“人工”的共美。
天然形硯又可被稱為“隨形硯”,“隨”的是石料天然的形態,宋人言“不加斧鑿以為硯”,即此釋義。根據硯石天然的外形、色澤、紋理進行雕琢,凸顯硯石“天生天長”的意趣,體現“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文化意蘊,較之精鑿細雕且變其形、改其紋的製硯設計,這一類硯形更符合文人彰顯個性的需求。一方上品天然形硯,製作者能夠隨其形、就其勢,充分顯其美而化其陋”
任一生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你要說著這我可就不困了。
靚仔喔,是嗎,你的想法是。
任一生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
靚仔擺脫時間、空間的困擾,體驗人和天地、萬物本是無窮無儘,那就不會耗儘心力、勞苦身心,去做一些沒有意義的事情。隻要願意放下對物我的偏執對待,精神上的“我”,原本就是與天地、萬物共生共存是吧。
任一生沒錯,就是這樣。
靚仔我覺得你這話有問題,雖然我說不出哪裡有問題,要不你說說原文是什麼樣子。
任一生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耶?故能成其私。
靚仔看上去好像是一樣。
任一生你這話是什麼意思啊。
靚仔沒什麼。
“話說如何區分三大原始石硯”
就在任一生和係統論道都時候,洛非池又繼續了他的表演。
根據他們的、平均硬度 、下墨以及發墨來判斷。
東海硯平均硬度小於南山硯,而南山的平均硬度小於西洲硯;
東海硯下墨弱於南山和西洲,發墨強於南山和西洲;
南山硯下墨強於東海硯,弱於西洲硯,發墨強於西洲硯,弱於東海硯;
最後西洲硯下墨強於東海、南山,發墨弱於東海、南山。
判斷依據是因為石材硬度較軟則硯石顯空隙率小,硯石的礦物細、粒間間隙小,從而達到很好的發墨效果;而反之石材硬度較硬則顯示礦物較軟者稍粗、粒間間隙稍大,從而可以達到很好的下墨,下墨與發墨本身是矛盾體,好的硯質要恰好能夠調和矛盾,就是要細而不滑,澀而不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