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1 / 2)

異界大文豪 雨說風聽 5670 字 9個月前

“欺生殺熟,還有這麼有趣的事情”

當任一生聽到洛非池的話之後立馬來了興趣,於是兩人立馬坐上了出租車往任遊所發的地址趕去。

“有趣,那你對此是怎麼理解的”

“這有什麼好說的,欺生無非就是在所售貨物的質量上,以次充好,以劣當優,以假作真,有時也在價格上欺詐,還有價格和質量雙欺。

欺生幾乎在任何交易中都會發生,以旅遊景區商業街和遊客購物點居多,反正你是遊客,一錘子買賣,不欺你欺誰。

至於殺熟則殺在價格,明明沒有折扣,明明狠賺了你的錢,非要說看在熟人麵上不賺你的錢。實際上,隻要貨比三家就知道自己挨宰了,但是礙於麵子也就認了。殺熟並不會在所有交易中發生,最常見的是民間借貸,因為陌生人之間是很難甚至是無法借到錢的,隻有熟人才易得手”

任一生說到這裡停頓了一下然後又看向了洛非池確認了他的反饋之後於是繼續開口。

“有欺生的地方,所謂的市場仍然停留在自發狀態,遠離成熟。殺熟的時候,規則必然讓位於所謂的人情和麵子,遠離規範。

欺生與殺熟,兩者主體不同,對象不一,手法各異,但原因一樣,都是社會誠信體係潰敗、契約精神缺失、思想道德滑坡的結果。

兩者造成的惡果是一樣的,增加了社會交易成本、扭曲了市場信息、消費了社會信用、惡化了人們的預期、毒化了營商環境、抑製了內需擴展。從經濟角度看,是一種嚴重的內耗”

“這麼說你是非常反感了”

洛非池聽到這裡後以為任一生表態了,於是進行了確認,但是任一生卻否認了他的說法。

“我沒有這麼說,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任一生則是很謹慎的沒有直接下判斷,而洛非池則是直接引導他下判斷。

“欺生是流氓行為。對流氓,最有效的辦法是政府部門加強監管。因此,市場監管部門要強化作為,大力矯正,必要時,地方政府也應強力介入,阻止地方商業信譽和形象惡化。殺熟的人則是殺人不見血的壞胚子。對他們,則要靠規則的製約和法律的規範,阻斷人情鏈條,把情納入法的軌道,形成形式上的陌生人市場”

洛非池說道這裡還特意看了任一生一眼,表示我都這樣說了,你是不是該表態了。但是任一生卻沒有直接回應而是反問了他一個問題。

“如果人民都富足了,是否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了”

任一生問完並沒有等到洛非池的回答,而是繼續闡述自己觀點。

“誠然誠信是可以在陌生人社會會創造奇跡;無契約,熟人之間最易被坑。因此,最根本的還是要重建我們的道德體係,重建社會信用,讓誠實信用這種民法上的“帝王原則”,成為我們日常經濟活動中的普遍規則,但是在這個條件下如何應該考慮一下普通人民是否能夠承擔誠信的代價呢”

任一生畢竟是底層人出身,因此他知道底層人的艱苦,所以他的屁股一直都是坐在普通人民這邊的,即使他自己也明白人的好壞不一定就是貧富造成的。

但是貧困確實容易滋生罪惡,畢竟貧困很多時候都會讓人陷入生存的困境,連生存都成問題了,那所謂的道德又有什麼意義呢。

“道德又不是貧困所造成的,很多貧窮的人寧願死也不願意失道德,而很多有錢人即使再有錢也免不了賺黑心錢,因此貧富自始至終就不是道德缺失的主因”

果然正如任一生所想的那樣,洛非池果然用這個角度進行了反駁。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而奉有餘”

對於洛非池的反駁任一生也沒有繼續回應,因為這個問題本身就是個偽命題,人類這麼多年還沒有搞清楚,他倆何德何能又能通過一場辯論就能說清楚嗎,很顯然不行,因此任一生隻是用了一句前世很經典的話表示自己看法。

“喔,所以你覺得人類之所以會出現道德問題就是沒有順應天道了,那麼何為天道呢”

“道可道,非常道,我的想法是天之道是自然規律,是一種平衡的力量推動著萬物的變化

太高的山,它會倒塌,太深的穀,會被填平。水從高處流到低處,低處的水位也因此而變高。太冷了,天氣會逐漸轉暖;太熱了,天氣會逐漸變涼;月太飽滿了,就會逐漸虧損;風太大了,會漸漸減弱,而終將停息;太乾旱了,可能有大雨降下”

“嗬嗬,那人道呢”

洛非池以為任一生會用人道來解釋天道,沒想到他依舊是以天道注釋天道,說了跟沒說一樣。

“人之道是社會規律。人類社會的普遍現象是,大多數人會奉承討好富人,希望得到他們的照顧。其結果勢必使富人擁有更多資源,富者愈來富,貧者愈貧。

正所謂“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多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也是人之道的一種表達”

“可是你說了這麼多還是沒有表達你的看法啊”

洛非池有些無語,哥們跟你推心置腹,你跟哥們玩禪說機,鬨麻了。

“我說了啊,隻不過你想象不到而已,或許對於高速發展的社會來說根本不現實”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