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師,我那兩個瓶子你想好怎麼燒了沒”
來之前任一生和張大哥聊過了,也知道了當初對方大喊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的豪情,也知道現在張世豪近鄉情更怯的尷尬。
因此任一生見兩父子一見麵就要掐了起來立馬打起了圓場。雖然知道兩人關係不好,但是現在重要的燒瓶子,畢竟這可不是普通的瓶子,這可是關係著眾多人飯碗的瓶子。
洛非池已經把自己想法做成了書麵報告交給了上麵,上麵也批了,就等實際成果了,所以這兩個瓶子不成也得想辦法讓他成。
就在任一生話音剛落,張世豪開口了,
“素燒工序一共七個步驟,驗坯、支棚板、裝窯、入窯、燒窯、冷卻、開窯”
首先需要對入窯的精坯,按照精坯標準進行檢驗,合格者方可入窯。
然後就是按照所裝坯體的大小調節棚板的高低和架層,在窯車上用支柱把棚板支平支穩。
隨後就是把合格的精坯按照品種不同分類裝在支好的棚板上。
再然後窯車裝好後,緩慢而勻速地推車入窯,並關閉窯門。(也有較小的氣窯,不用窯車,可直接在窯內裝窯。下釉燒入窯同)。
其次是按照素燒的升溫曲線進行氣燒操作,達到燒成溫度時止火。
隨之按照素燒的冷卻製度進行冷窯,以防素胎驚裂。
最後開窯一定要注意,當窯溫冷卻至規定溫度時,打開窯門,拉出窯車,取拿燒成的素胎”
來的時候任一生和洛非池對於張世豪的疑問也是做出了解答,因此張世豪也知道了紀錄片的存在,也明白了匠人精神存在的意義,他立馬就眼熱了起來,因此當任一生提起這個話題後也不管洛非池是否打開了攝像機,之間展示起了自己的專業。
“嗬嗬,看來你的專業還沒有丟啊,也不知道手活硬不硬啊”(你很說是吧,會說有個屁用,燒瓷要會做)
老頭對於張世豪的態度雖然表明上依舊很惡劣,但是知道了對方的專業知識還在之後也是給予了正麵回應。因此任一生則是繼續給氣氛加熱。
“具體過程張大師已經說過了,還是講講注意事項吧”(這個有人水過了,說點沒人說過的)
任一生也知道紀錄片的目的因此也不在意給主角搭舞台。
“小任說點沒錯,話說這個張大師是什麼意思,不是說了嗎,叫我老張就行”
老張對於任一生叫自己大師感覺有些彆扭。
“張師傅你爺知道普通的瓷是沒有意義的,隻有注入靈魂的瓷器才有價值”(老章你要明白,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給瓷器貼上新的包裝,要給瓷器打上文化帶給的標簽,同時要與藝術掛鉤,畢竟普通的瓷器沒有賣不了多少錢,但是貼上這些標簽後,他們的身價就能往上漲)
“可是這不是糊弄……”
老張還想說點什麼直接被洛非池打斷了。
“老師傅你這樣像就錯了,我們這瓷器確實是與文化掛鉤的,也屬於藝術,不存在虛假宣傳,我們隻是把他原本的標簽重新貼了上去,並沒有虛構”(文化和藝術雖然有水分,但是確是真的,你的匠人精神雖然是我們創造出來的,但是這並不影響它本來的價值,再說了藝術本來與大師就是息息相關的,隻有大師的製作才值錢)
“這個”
老張師傅顯然有些意動,但是樸實的老張還是拉不開臉,這時候小張開口了。
“爸你在糾結什麼啊,我們家的手藝事是世代流傳流傳下來的,擔得起這一聲大師”
小張自然也明白老張的顧慮,直接把老張的先人搬出來了,你可能不算大師,但是咱家的手藝可是祖輩的傳下來的,那些人可是大師,你繼承了大師的手藝順帶這繼承一下名號又怎麼了,怎麼的,你覺得我們家先人不配稱大師。
“你還是給小任解答一下他的疑惑吧”
老張雖然沒有正麵回應,而是轉移了話題,但是沒有回應就是最好的回應,這代表老張承認了小張的說法,還主動把舞台讓給了他。
“在素燒之前一定要做好充足的準備。
首先素燒前,逐件檢查坯件質量和乾燥程度。然後將裝爐坯件水分控製在5%以下。再按品種規格不同,采取不同的裝爐方法,除少數品種外通常為仰燒直裝。
其次裝爐時要輕放,防止破損,裝爐放置均勻。
然後就是一定要燒成時間和素燒溫度。燒成時間,視品種規格和爐內空隙大小而定,素燒溫度為750c—820c。
最後就是冷卻了,燒成後讓其自然冷卻後出爐,仔細檢驗坯件質量,無變形、開裂、煙熏為合格”
“喔,還有這種說道”任一生也是安安靜靜的做好一個捧哏應該做的事。
“還有呢”老頭似乎上頭了,也不管放在案上準備素燒的兩個孤零零的瓶子,然後帶著眾人換了一個地方詢問起張世豪來,因為這任一生根本看不懂隻能靜靜地看著,而張世豪則開啟了他的showtime。
“首先上釉分為上內釉和上外釉。
上內釉時一定要注意的是
第一,碗杯類釉要注在坯裡中心,轉動坯件倒釉,揩去釉尾。上第二次釉,要調轉坯件方向,重複進行一次。
第二,壺類等坯件上完釉後,以口對準壺嘴吹去洞孔釉水,防止閉塞。瓶類先在口部補水後上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