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對久久A主戰坦克進行升級,
三合一套件就必須做出相應的修改。
好在軍方的效率還是很高的,
當天下午,
徐鐵功就派人把久久A坦克的設計資料送了過來。
趙簡看著徐鐵功送來的資料,
陷入了沉思。
說實話,
剛開始徐鐵功跟他說要升級久久A主戰坦克的時候,
趙簡還以為軍方要對其進行全方位的改造和升級呢,
比如升級成第四代主戰坦克。
雖然目前世界各國對於第四代主戰坦克並沒有一個完整的標準判定,
但趙簡也不在乎這些,
沒有標準那就自己製定標準唄,
多大點事啊。
現在拿到久久A的設計圖紙後,
趙簡心中不由自主地冒出了這個大膽的想法。
對於坦克,
趙簡是比較了解的。
得益於強效應電磁脈衝裝甲的誕生,
趙簡接觸到了很多坦克的設計理念。
坦克被人們稱為陸戰之王,
已經成為所有國家陸軍不可或缺的主戰裝備,
沒有之一。
但是了解坦克的人都知道,
坦克雖然有百年曆史,
但這百年來卻沒有太大的變化。
縱觀這百年,
坦克在大體設計上並沒有太大的改變。
坦克作為一款有百年曆史的裝備,
自上世紀初期法蘭西推出首款帶有旋轉炮塔的雷諾Ft坦克之後,
它的總體布局幾乎沒有任何變化。
這和海、空兩軍的裝備不同,
戰鬥機從螺旋槳到噴氣式布局的改變,
使其在動力方麵有了重大變革;
戰艦則經曆了從火炮到導彈的轉變。
唯獨坦克還是原來的模樣。
在百年的發展曆程中,
無非是讓坦克的裝甲更厚、
口徑更大、
動力更強、
炮彈更具殺傷力。
但說白了,
坦克仍然是裝甲車身加履帶加旋轉炮塔的設計。
坦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
其相應戰術迅速崛起。
在藍星冷戰階段,
坦克技術突飛猛進。
進入新世紀,
坦克的技術發展已經達到了巔峰,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坦克發展到現在,
其技術已經進入了瓶頸期。
比如說它的主要攻擊武器——火炮,
儘管曆經百年歲月,火炮的口徑始終處於持續擴張之中。
然而需要明確的是,其並非能夠無休止地擴大下去,因為在這個過程當中存在著一道臨界值。
隨著火炮口徑的逐步加大,坦克將會承受難以負荷之重壓,不僅如此,由於火炮口徑的增加,炮彈自身的重量亦將呈現出直線上揚之勢態。
由此可見,對於坦克而言,火炮絕非越大越佳。
更為關鍵的是,當火炮的口徑受到約束之際,此類采用火藥式擊發方式的傳統炮彈所具備的威力已然趨近於人類目前所能掌控的巔峰水準。
在此情況下,最多僅能針對彈頭部分展開些許改良舉措罷了,若妄圖進一步增強其威力,則顯得頗為不切實際。
其次是坦克的裝甲,
目前的坦克裝甲幾乎把能用的材料都用遍了,
比如鋼製均質裝甲、
貧鈾裝甲、
陶瓷裝甲、
反應裝甲、
複合裝甲、
防爆裝甲等等,
坦克的防禦力在不斷提升。
但是“王者”總會受到各種針對,
相應的反坦克武器也在不斷進化,
任何裝甲都無法保證坦克在戰鬥中不會被擊毀,
即使是強效應電磁脈衝裝甲也不例外,
它雖然很強,
但並不是無敵的。
最後是坦克的機動性方麵,
現在主戰坦克的發動機能讓幾十噸的鐵疙瘩跑到每小時七十公裡已經很難得了。
所以縱觀坦克的三要素:
火力、
防禦和機動,
這些方麵已經沒有多少提升空間了,
說進入了瓶頸期一點也不為過。
也正是因為這樣,
趙簡在聽到徐鐵功說要對坦克進行升級的時候,
心中就湧現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那就是對坦克進行全方位的升級。
當然,
他自己做不到這一點,
但他做不到並不妨礙他想象啊。
不過經過仔細考慮之後,
趙簡放棄了這個想法。
沒有彆的原因,
就是這其中涉及的東西太多了,
他一個人根本無法完成,
就拿坦克的攻擊手段來說吧,其實完全能夠將之提升至能量攻擊的層次。
想象一下,那將會出現諸如激光束、磁暴衝擊、脈衝射線等等這般令人驚歎不已的武器攻擊模式!
然而,問題在於,能量攻擊所需要耗費的能量簡直堪稱海量。
以目前現有的能源狀況以及能源存儲技術而言,它們壓根兒就沒辦法支撐得起這些功率極大的武器持續不斷地消耗。
因此,如果真要變革坦克的攻擊模式,那麼首先就得針對能源這一塊下足功夫去改良優化。
可一旦牽涉到能源方麵的改進工作,那就必然會觸及更為廣闊無垠的領域了。
這可不單單隻是簡單地提升能源產量或者增強能源儲備能力這麼簡單,它還可能牽扯到能源采集、轉化效率、傳輸損耗乃至整個能源產業鏈的全麵革新與升級換代呢!
如此一來,所麵臨的挑戰和困難無疑是極其艱巨且複雜多變的。
但倘若能夠成功實現這一突破,那必將給軍事領域帶來翻天覆地般的巨變,甚至有可能徹底改寫戰爭的規則與格局!
這就像在平靜的湖麵丟了一顆石子,
泛起的漣漪會越來越大,
最後波及到社會的方方麵麵。
所以趙簡放棄了,
這個工作量不是一個人或者幾個人能夠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