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天門外,殺戮四起,血流成河。
顧辭麵無表情地走在血泊中,手中持著一把長槍,衣袍、麵孔都沾上血跡。
靖王叛軍精銳,然他所帶之師,皆是戰場九死一生,驍勇無匹的將士,與敵廝殺,每一劍都淩厲狠辣。
顧辭再一次展現出他超絕實力,如同對戰方讚,他完全是殺戮的一方,碾壓般的存在。
太子這邊占著禮法道義,再加上實力碾壓,不過一個時辰,靖王一方已呈頹勢。
再一個時辰,宮內叛軍儘數平息。
蕭恂被俘,一場猶如鬨劇的逼宮就這樣早早結束。
蕭恒顧不上其他,先問道,“父皇何在?”
蕭恂冷笑數聲,“不是被太子殿下您害死了嗎?”
蕭恒不欲與他糾纏,下令徹底搜宮。
又命人將兩位忠心老臣的屍首收殮,安排諸多事宜。
顧辭環顧四周。
蕭恂逼宮,將滿朝大臣都拘在此處,可放眼望去,卻獨獨少了那道清雋熟悉的身影。
他還不知裴儉下獄一事。
那時在北境,他接到裴儉密信。言明太子殿下將有危殆,靖王造反,令他率兵,千裡勤王。
然他所言之事,卻在兩月之後。
顧辭身為大將,領三十萬大軍,戍邊重將,無詔不得歸京。
而裴儉竟是要叫他私自帶兵歸京!
大將軍領兵回京——
這於帝王是大忌。
若裴儉所言非實,或是他對時局判斷有誤,稍有不慎,於整個鎮國公府,都將是滅頂之災。
父親和兄長都勸他三思。
顧辭自然知道帶兵回京意味著什麼,又會給家族帶來怎樣的後果。
可他同樣清楚裴儉的為人。
他們自幼一同長大。
裴時章是他最好的朋友。
哪怕是在念兮之後,他的心底,時章依舊是睿智沉穩,最值得他信賴的兄弟。
無論何時,無論何事。
隻要是他,顧辭從不懷疑。
但經曆過戰爭,顧辭再也不是那個鎮國公府裡瀟灑無憂的小郎君,他肩上扛著責任,容不得他任性。
於是精挑出營中兩千兵馬,皆是隨他出生入死的同袍戰友。
索性及時救下太子,又平了靖王之亂。
與裴儉預料分毫不差。
顧辭沒看到人,便提著槍踏出大殿。
迎麵卻遇上步履匆匆,麵色凝重的裴儉。
……
念兮醒來時,是在一處高台上。
許宛歆就站在她身側。
夜風森森,吹得她的衣裙烈烈作響。
白日的婆娑樹影,此時在月光下,黑魆魆若鬼影重重,隱約能看到下麵侍衛持著火把閃爍的身影。
“醒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