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下馬交鋒,隻一個照麵,典韋已被製得動彈不得。
張邈喝彩剛出口,便見典韋為人所擒,掙得滿麵通紅不能動彈,當即怒道:“趁那賊頭也不能動,都殺儘了他!”
抽出寶劍一揮,全軍殺上前去。
周倉、韓當大怒,連忙摧兵急進,去保魯達。
魯達在場中見官兵大舉進攻,怒道:“這不是欺人太甚?眼見灑家不能動彈,入娘撮鳥趁人之危!”
典韋亦怒,心道張邈隻見魯達不能動彈,全不思他若要動彈,隻需下殺手對付了自己便是,如此一來,豈不是逼魯達對自己下手?
隻是他心懷磊落,不肯連累旁人,當即咬牙道:“張太守曆來瞧某家不大順眼,自然不以某性命為意,再說某家技不如人,死也無怨。哼,魯達,你隻顧下手便是。”
話音落處,隻覺周身一鬆。
訝然回頭,卻見魯達棄了他,飛奔去撿了狼牙棒,高叫道:“灑家不傷伱,你也不許傷灑家人馬!隻在此立定,待灑家殺敗官兵,你我再分高低!”
說罷一聲呼哨召來太平,飛身上馬,便往官兵衝去。
典韋見他如此磊落,終於動容,低聲自語道:“不料天下竟有如此慷慨豪傑!”
他大叫一聲,也飛奔去跳上馬背,口中叫道:“魯達,你既不負典某,典某豈忍負你?典某今日便舍了清白軀體,從你做賊罷了。”
一邊叫一邊調轉馬頭,呐喊道:“某家典韋做了黃巾也,爾等識我名姓者,速避免死!”
那些陳留郡兵,誰不識典韋之勇?
軍中素有一句口號,叫做:“帳下壯士有典君,提一雙戟八十斤。”
因此見典韋反水,肝膽都裂,數千人中,倒有大半回頭逃遁。
張超見事不妙,加鞭追上其兄張邈,拉住轡頭就逃,於是全軍皆散,魯達又驚又喜,大笑道:“灑家得典韋兄弟,便是劉關張亦可決戰!”
正要趁勢將這支兵徹底衝潰,忽見那些逃亡郡兵中,露出一支步卒,約數百人,以盾為牆,列陣緊密陣勢,巍然不動,便似潮水退下時顯露出得頑石一般。
陣前立著一個年輕小將,滿麵毅色,手持長槍,雙眼冷冷望著魯達。
魯達見了奇道:“這夥郡兵中竟還有如此精銳麼?”
正要提速衝他陣子,典韋飛馬追上,扯住他韁繩道:“魯達,你能信某家言語麼?”
魯達連忙勒馬道:“兄弟,灑家豈不信你?”
典韋道:“你信我時,且休追逐,待郡兵t退儘,這廝自然後退,你若定要追殺,莫瞧他隻數百人,你這三千兵全部填進去,亦未必夠他殺,便是你我入陣,也不過兩敗俱傷。”
魯達聽了一驚,連忙橫起狼牙棒,止住身後黃巾,這才問道:“這夥撮鳥竟這般厲害麼?這小將卻是何人?”
典韋道:“這小將是高家旁支子弟,姓高名順,武藝也隻尋常,但是練兵本事極為了得,這數百人都是他家私兵,受他厚養嚴操,都肯隨他舍死鏖戰,號為陷陣營,便是某家亦不願得罪他。”
魯達聽得耳熟,想了半天,隱約記得是呂布手下大將,似乎是個極為忠義之人。
當下道:“既然是好漢,索性說他來降如何?”
典韋苦笑道:“某家服你肝膽,故願相隨,然而圉縣高氏,乃陳留有名望族,他便為家聲,也不肯從賊。”
魯達聽了冷笑道:“灑家橫掃黃河兩岸,先後挫敗官兵數十萬,縱橫無敵,這一次回了太行,朝廷隻怕不久便要來招安,若隻想弄個官身,卻又何難?”
這正是:
鐵戟雙雙黃巾裹,狼牙粒粒寒氣生。陳留兵潰如潮落,唯見高家陷陣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