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膽大包天(2 / 2)

苟在明末當宗室 夜深 3759 字 3個月前

“回大人,閻大人派卑職檢閱新兵,核實虛伍。”

“既然如此,閻大人可有授你王命旗牌或尚方寶劍?予你臨機決斷之權?”

“這……。”袁崇煥一時無語,不知道如何回答。

孫承宗繼續追問,袁崇煥無奈搖搖頭,告訴孫承宗並無。

聽到他的回答,孫承宗心裡就更為生氣,他直斥袁崇煥,既然巡撫閻鳴泰隻是讓袁崇煥去檢閱新兵,核實虛伍,那麼袁崇煥隻要做好這件事就行了,為什麼到了那邊居然直接殺人?還差一點激起軍中嘩變?

袁崇煥連忙解釋,他殺人不是亂殺的,因為在檢閱新兵,核實虛伍的時候,袁崇煥發現守備莫大功的營內有兩個校尉是冒名頂替的,既然冒名頂替那麼就是虛伍,他是兵備道有節製兵事之權,軍中虛伍不是小事,袁崇煥以軍令斬殺二人並無過錯,至於嘩變什麼的,雖然殺了人後軍中的確一時不穩,可他袁崇煥已經把這個問題給解決了,帶兵強行壓了下去,現在這個事都過去一個多月了,何必再提呢?

見袁崇煥一副不以為然,甚至還覺得自己沒做錯的樣子,孫承宗心中更是生氣。

他萬萬沒想到自己看重的袁崇煥居然是如此一人,又如此大膽妄為。

當即,孫承宗反問袁崇煥,你一沒有王命旗牌二沒有尚方寶劍,根本就沒資格隨意斬殺軍校,而且當初巡撫閻鳴泰隻是讓你視察新軍的,也沒有授權你臨機決斷的權利。

既然如此,你在視察新軍過程中發現問題,直接把真實情況彙報上來就是了,為什麼擅做主張直接殺人?更為嚴重的是你袁崇煥殺人事前不請示,殺完人事後又不彙報,就連差一點激起軍中嘩變這個事也私自隱瞞了下來,如果不是自己從其他人處得知這個情況,這件事直接就被袁崇煥給遮掩了過去,你袁崇煥直到如今還不以為然,居然不明白自己錯在何處?

孫承宗越發生氣,朝廷自有朝廷的法度,人命不是韭菜,你一刀子下去割下來的腦袋還能再一次長出來。

作為朝廷命官,當以法度來處置,先不說冒名的兩個校尉其罪不至於死,你不經程序就直接殺人,作為官員已經犯了法。更何況,事前事後都不彙報,你把領導放在哪裡?還有差一點激起嘩變更是嚴重,遼東局勢剛剛穩定下來,一旦軍中嘩變可不是小事,東邊的後金建奴虎視眈眈,自己這邊因為這事亂了陣腳,萬一鬨出大事來,後金建奴趁虛而入,必釀成大禍!

袁崇煥被孫承宗訓的和灰孫子一般,麵紅耳赤無法反駁,孫承宗說的沒錯,這件事他的確考慮不周,不過袁崇煥心裡覺得不是因為自己殺了人錯了,而是想到了自己沒有王命旗牌或者尚方寶劍殺人是不對的,而且事後也沒彙報的確是有問題。

袁崇煥心裡暗暗記下,以後再殺人必須要有王命旗牌和尚方寶劍,有了這兩個玩意殺人就沒問題了。至於殺完後也要彙報給上麵,這樣的話自己也就沒了責任。

吃一虧長一智,袁崇煥決定牢記這個教訓,抬頭朝孫承宗望去,見這老大人還依舊氣呼呼地瞪著自己的時候,袁崇煥連忙頓首謝罪,表示自己這個事的確做錯了,請求孫承宗原諒。

孫承宗見此長歎了口氣,揮手讓袁崇煥下去。等袁崇煥告辭離開後,孫承宗心裡很不是滋味,這件事說小不小,說大也不大,幸虧沒有造成嚴重後果,可問題在於袁崇煥的做法讓孫承宗很是不滿,尤其是這小子膽子實在是太大了,一個文官的膽子居然比武官還大,做事根本不計後果肆意妄為,如此下去還能了得?

如果是其他的人話,孫承宗根本就不會把人叫來臭罵一頓,直接以督師的名義暫停袁崇煥的職務,然後上書朝廷讓他丟官罷職了。可是這人偏偏是袁崇煥,孫承宗就不得不考慮應該不應該這麼做。

自從袁崇煥來了遼東後,孫承宗發現袁崇煥這人對於遼東局勢頗有見解,而且不少觀點和看法也對自己脾胃。在日常工作中,袁崇煥也乾的不錯,以文官的身份能和那些武將打成一片,和士兵同甘共苦,這在大明文官群體中是很少見的。

一直以來,孫承宗都有意把袁崇煥培養成自己的接班人,畢竟孫承宗的年齡不小了,他在遼東能乾幾年誰都無法保證,以目前大明的實力要短時間解決遼東問題根本不可能。

袁崇煥是他看好的年輕人,如能培養好了未來接自己的班,那麼遼東就無憂了。可孫承宗卻怎麼都沒想到,袁崇煥居然做出了這樣的事,而且孫承宗看得出袁崇煥雖然最後頓首告罪,可心裡還是有些不服氣的,似乎沒有徹底明白他的錯誤問題。

一時間孫承宗心裡甚至起了讓袁崇煥回京的念頭,他這個性格和脾氣實在不適合繼續留在遼東,現在闖了小禍,未來假如闖大禍的話怎麼辦?可想來想去,孫承宗又把這個念頭生生按了下去,畢竟人才難得,還是自己以後多敲打敲打袁崇煥的,如果袁崇煥能記住這個深刻教訓,以他的才能而言的確是自己最佳接班人。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