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三十萬大軍覆滅,北軍將士展雄風(2 / 2)

妄圖找到能夠逃出生天的出口。

時間一點點流逝。

鮮卑人的體力也在如同潮水般不斷退去消磨殆儘。

恐懼!無助!彷徨!

任由這些人如何衝陣。

最後繞來繞去好像又回到了原地。

伴隨著體能耐心的消失。

鮮卑人的傷亡也在一遍又一遍的兜圈中迅速擴大。

殘陽如血。

在火燒雲消失前的一刻。

憑借著僅存的光線。

鮮卑人依舊是無法找到正確的出路,伴隨著火燒雲消失,最後的希望似乎也伴隨著光線而徹底消失。

黑暗中。

僅有彎月、明星依稀。

不知道鏖戰了多久。

北宮伯玉依然是又餓又冷又累,座下戰馬也累得發出沉悶的響鼻聲。

再看向周圍。

黑暗中。

隻有各種高低不等的山坡、石壁,以及各種半人高的荒草、參差不齊的灌木叢、樹林。

而敵軍不知道隱藏在哪個背後。

隨時都有可能半路殺出來。

陣法與天時地利的完美結合。

以至於鮮卑人的三十萬大軍,如今徹底迷失在了這片遼闊的荒原之上,根本就找不到方向。

“大首領!”

“這個地方我們好像之前來過了!”

屬下的一句話。

頓時讓北宮伯玉怒急攻心,險些一口氣沒緩上來。

又是一夜未眠。

等到卯時。

天色浮白。

周圍的廝殺聲已經徹底消失不見。

鮮卑人高興不已。

“是不是衝出去了?”

“沒有追兵了!”

“找對方向了?”

然而還沒等北宮伯玉等人高興起來,宛如驚雷般的馬蹄聲卻是漸行漸近,撼山動地。

天色乍亮。

北宮伯玉回頭才發現,自己身後的士兵竟然僅剩下了不到一千號人,剩下的鮮卑騎兵早就在黑暗中走散了。

這時候他才反應過來。

廝殺聲消失。

不是他們衝出包圍圈了。

而是他的手下在經曆了一天一夜的廝殺後,幾乎是全軍覆沒了!

大奉皇城。

宮廷。

隻見宮裡的內監疾步而來,朝賈瑛遞交了前方的捷報。

賈瑛一目十行。

高興得險些失聲大喊出來。

“好!”

“三十萬鮮卑大軍,全軍覆沒!”

“大捷!”

“天佑漢族!天佑中原!天佑大奉!!”

賈瑛神色激動。

雖然早就預料到了會有今日之大捷,但是真的到了這一天。還是激動萬分。

賈瑛當即沉聲道:

“明日召開朝會!”

“朕要讓文武百官都知曉!!朕的北軍將士到底是如何勇猛!到底是如何戰無不勝的!”

皇城。

大殿之上。

文武百官齊聚。

雖然北軍將士暫時不能立即班師回朝,但是雁門關大捷的消息已經傳到了京城官員的耳中。

北軍將校浴血奮戰,一舉擊潰鮮卑三十萬大軍!

轟動京城!

天下大驚!

大奉朝的第一戰,不僅贏的漂亮,而且還幾乎是完勝對方。

賈瑛環視大殿之上的文武百官。

隨後開門見山道:

“北方邊疆傳來了滔天大捷的戰報,嶽將軍以少勝多,覆滅了鮮卑三十萬大軍,三十萬鮮卑人,頃刻間蕩然無存!”

“嶽將軍已經奉命繼續北上,直搗敵軍王庭彈汗山!”

“為了防止草原上的異族之人再次反叛,朕決定在草原上大興土木,建郡立縣!開疆拓土!”

“將整個北邊的土地全部納入大奉朝的版圖之內!”

曆朝曆代。

哪個皇帝沒有開疆拓土的偉大誌向。

隻可惜能夠實現的寥寥無幾。

受限於文化、軍事以及地形的不利因素。

大都是無功而返。

朝堂上。

頓時就有官員顧不上禮節站出來反駁道:

“啟稟陛下,臣以為設立郡縣不妥!”

“眾所周知北方草原之上氣候苛刻,無法耕田種地,就算我朝大費周折建城,最後受限於地理條件,還是要給草原人做嫁妝。”

“這不是軍事上的問題,而是當地牧民的生存習俗問題啊!”

一時間反對之聲絡繹不絕。

都不讚成賈瑛將精力耗費在北方的荒漠之上。

然而。

賈瑛卻是態度堅決,絕不可能放棄擴大疆土的大好機會。

不僅僅是北邊的疆域。

等到他騰出手來。

就連周邊的海域、島嶼也全都是他計劃之中的囊中之物。

賈瑛當即沉聲道:

“傳朕旨意儘量將大部分草原人悉數遷徙至河套平原、並州兩地,推廣使用鐵農具和耕牛,改變這些草原人的遊牧習慣,大量發展小麥、水果和畜牧業、漁業、製陶業、紡織業,出動官兵助民鑿井,修渠灌地,同時全力修繕交通要道,鼓勵邊關的商業活動!”

“以詩書而化國俗,利用中原先進的文化和倫理道德教化、改變草原人,教育他們贍養老弱、廢除群婚。還要利用行政手段推廣中原漢字,教育草原人習漢字,學禮儀,從而使蠻夷漸見禮化!”

“鼓勵漢人與草原人通婚!此次草原上三十萬男子全軍覆沒,必然到處都是孤兒寡母!”

“通知嶽將軍,下令十萬邊軍將士就地娶妻通婚,安家置業!”

“凡是願意娶當地女子為妻的將士,獎勵牛羊、牧場!朕就不相信,當年南越武王趙佗能夠實行和輯百越政策,繼而教化蠻夷百越之人,朕就不能效仿,將北方草原徹底納入漢族文化當中!?”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