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此時,吳王劉濞向這些諸侯王們伸出了橄欖枝,他秘密遣使,拉來六國諸侯王做隊友,靜待造反的良機。
公元前154年,漢景帝下詔從吳王嘴裡搶豫章郡和會稽郡的時候,吳王劉濞就衝冠一怒,起兵清君側了。
他們清君側輕的就是主張削藩的《頭號玩家》晁錯。叛軍打出了清君側誅晁錯的旗號。見此,漢景帝選擇將晁錯推出去當擋箭牌。
既然諸侯王們恨晁錯,那他索性先將晁錯誅了,這樣諸侯王們要是還不退兵,那就是造反。至此,漢景帝棋高一招,率先占據天下大義,將吳王劉濞從道德製高點上擠了下來。
然而晁錯死了,叛亂卻遠遠沒有結束。漢景帝隻好派周亞夫率兵前去平叛。麵對齊國30多萬的兵馬,周亞夫明白硬碰硬肯定是給叛軍送菜。
想要取勝隻能出其不意,於是軍事鬼才周亞夫決定讓梁王劉武先拖住叛軍,自己借機切斷叛軍補給。叛軍沒米下鍋,自然一擊必潰。
局勢果然如他所料,叛軍斷糧隻能打閃電戰。他們連夜向漢軍大營東南方殺來,就在此時周亞夫又做出了一個驚人之舉。他派兵固守漢營西北。
事實證明周亞夫果然是神級預言家。東南方向的進攻不過是虛晃一槍,而當叛軍集中火力攻打西北的時候,卻發現周亞夫早已立在陣前,等他們來送人頭了。
經此一役,叛軍大敗,吳王劉濞也領盒飯下線了。七國之亂也以漢景帝的完勝而告終。
漢初的清君側中央尚且能勝利收官,而東漢末年的清君側中央就隻能落得個慘淡收場。公元189年,漢靈帝駕崩,少帝劉辯繼承皇位。
然而當時掌握國家大權的卻不是這位少帝,而是外戚何進以及張讓為首的宦官集團。這兩撥人互相看不順眼,怎麼都想乾掉對方,把對方手裡的權利變成自己的私人財產。
其中外戚何進率先動手了,本著打不過就請外援的原則,何進須以重力以上帝的名義頒發聖旨,讓董卓進京勤王清君策乾掉張讓。
這道聖旨,帶著近親掌權的餡餅砸到了董卓。他大喜過望,親尚書少帝,表示要逐君側之惡,隨後就收拾東西往京城洛陽趕。
沒想到他還沒到洛陽,何進就被張讓一黨清離了人間。
此時的張讓沒想到何進死後馬上就有人向他發難了,這個人就是袁術。得知何進離世的消息後,袁術一把火燒了南宮,隨後千裡迢迢追殺張讓,張讓不得已挾持少帝劉辯和陳留王劉協與袁術展開了你追我逃的遊戲。
等董卓率軍趕到京城的時候,何進和少帝已經逃到了黃河邊上,礙於追擊張讓跳河自儘,董卓不費吹灰之力就找到了少帝,自此開始挾天子以令諸侯。
董卓清君策事件中少帝說不上話是局勢所迫,而西晉八王之亂中晉惠帝說不上話就是他自身的能力問題了。
公元290年,晉惠帝登基,但這位晉惠帝可謂是西晉皇帝智商低穀。此時掌握朝政的是太後楊芷以及他的哥哥楊駿。
楊家兄妹把持朝政引起了皇後賈南風的不滿,這位皇後雖然長得醜,但是想得美,也想嘗嘗權力的滋味。於是她暗中聯係汝南王司馬亮,楚王司馬瑋,要他們率兵清君側誅楊駿。
公元291年,皇後賈南風讓晉惠帝下令給楊駿扣上了一口名為謀反的黑鍋,隨後楚王司馬瑋前往楊駿府上,親自為這位大權臣送上了盒飯。
楊駿死後,賈南風大權在握,升職當太後不過是時間問題。然而很快她就發現自己的升職加薪路上還有一塊絆腳石,太子司馬遹,太子的母親和賈南風勢同水火。
如果讓太子登基,自己未來的日子可能不會好過。
近此賈南風又開始搞事情,她先灌醉太子,隨後令太子抄了一份讓晉惠帝退位的申請書。申請書遞到晉惠帝眼前之後,廢太子的旨意也緊隨其後,快遞到了太子手裡。
太子被廢,司馬倫和孫秀看到了掌權的機會,他們先顫抖賈南風乾掉太子以除後患。但太子死後,他們又扯著為太子報仇的大旗繼續起兵清君側。
隻不過這次賈南風成了被親的那個,公元300年賈南風被司馬倫所殺,西晉的局勢自此徹底亂成了一鍋粥。
華夏曆代清君側的案例不少,但是堪稱曆代清君側模板的海底是靖難之役。
公元1398年,建文帝朱允炆登基,此前朱允炆看各地藩王不爽很久了。這一登機他馬上就聯合齊泰、黃子澄兩位主張削藩的官員收拾自己那幫不聽話的叔叔們。
隨著周王、代王、齊王、襄王先後被廢,朱允炆的四叔朱棣坐不住了。再不動手,屠刀就要落到自己頭上了。
但此時朱棣的實力還不足以與建文帝叫板,於是他連放大招為自己爭取時間,做戰前準備,連裝病裝瘋的手段都用上了。
公元1399年,朝廷下令讓張信逮捕燕王朱棣,然而朱允炆怎麼也沒想到,這個關鍵時期張信竟然跳反了。
他站到了朱棣那一邊,把朝廷的謀劃全抖了出去。得知消息後,朱棣讓大將朱能、張玉率兵800埋伏在燕王府。
隨後賈誼毀了自己帳下的官員,請帶兵來燕王府的官員進府,親自檢驗朝廷官員一進王府就被伏兵包圍。
當夜朱棣就攻下北京城,打出“周祁清君側”的旗號,向朱允炆發難。朝廷派耿炳文迎戰,但耿炳文戰敗後,建文帝竟然臨陣換將,讓一無是處、隻會紙上談兵的紈絝李景隆率兵平叛。
李景隆率兵50萬,在軍隊人數上妥妥碾壓朱棣,但是他把上必敗的5個雷點全踩了一遍:政令不休、糧草不足、孤軍深入、求勝心切、部隊不團結。
在這樣的局勢下,朱棣輕輕鬆鬆打敗了李景隆,隨後一路乘勝追擊,打敗朝廷軍隊,把朱允炆從皇位上踹了下來,自己登基稱帝。清君側完美收官。
您還知道曆朝曆代哪次清君側,歡迎評論區留言。本站域名已經更換為()?。請牢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