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審判(2 / 2)

愧疚、惶恐、不安、焦慮……一起湧上心頭,隻把英娘生生煎熬。煎熬之際,又想起銀花娘娘的笑容,心田亮起搖搖晃晃的光。

第二晚,唐太子四更天時終於來了。泰山府君請他坐下,右手邊的崔主簿朗聲對唐太子道:“正月十七,唐太子稟天帝訴青城女變男案,昨日太子大醉,今晚原告被告皆在,現在開始審理。”

唐太子忙道了一聲歉,解釋道:“昨晚與二弟飲酒,誤了府君大事,請恕罪。”

“無礙,開始吧。”泰山府君道:“去年臘月初八,信女金英娘到青城城隍廟,求城隍銀花少娘將其變為男性,可有此事?”

“是。”白瓊和金英娘齊聲道。

泰山府君又問:“青城城隍銀花少娘施法將金英娘變為丈夫,可是屬實?”

白瓊道:“屬實。”

唐太子轉頭瞧了眼白瓊,怪不得人間美女常比擬仙子,就他平生所見,這女城隍容色當數第一。

唐太子回神,收起憐香惜玉的心,對泰山府君道:“府君,事情明了,還望府君正陰陽複倫常,懲罰擾亂人間的禍首。”

話音未落,白瓊道:“啟稟府君,施法不可逆,若逆,金英娘必死。上天有好生之德,小仙願受任何懲罰。”

“不可!此事因我而起,我願意受罰,請府君饒恕銀花少娘,是我以性命要挾銀花少娘,此事與她無關。”英娘從凳上跌下,跪在地上哀求。

白瓊起身行禮,道:“施法在我,與英娘無關,任憑府君責罰。”

泰山府君道:“事情已明,銀花少娘濫用神力,封神力五十年。若誠能改過,施法將英娘男恢複為女,減三十年。”

白瓊聽了,心中一驚。

“五十年?”唐太子皺眉,道:“府君懲罰太輕,不能服眾,隻罰幾十年,日後城隍豈不是各個無法無天?”

區區五十年,根本達不到震懾的目的。

崔主簿解釋道:“太子有所不知,城隍的實力與人間香火相關,香火旺盛,城隍實力就強,反之則反。

城隍沒了神力,不能實現信徒願望,日久天長,香火漸稀,廟宇傾頹。彆說五十年,就是二十年,這城隍廟就要敗了。沒了城隍廟,又何來的城隍?”

唐太子聽了緣由,這才滿意。

英娘卻恍若頭頂響起個霹靂,愧疚的火焰幾乎將她燒成灰。

銀花少娘最是憐貧惜弱,幾百年來青城百姓受其恩澤無數,若因她讓這位好神仙失了神位,她怎能苟活於世?

於是英娘哭著哀求道:“府君,諸事皆因我起,還請府君重罰我,不要罰娘娘……”

突然英娘的眼神變得堅定,不顧淚水道:“既然娘娘不能施法,那我回去就吊死,我吊死了,世上就沒我這個人,也沒這件事……我死後變牛做馬贖罪,還請府君從輕處罰娘娘!”

白瓊聽了這話,臉色一變,嗬斥英娘道:“你要變女為男,本是為了活著,現在要去死,簡直不可理喻。”

英娘仍哭求泰山府君開恩,白瓊氣道:“神仙之事,與你無關。你這樣輕易放棄性命,豈不是我救錯了人?”

英娘愧疚地捶著胸口,道:“我不能為了自己,害了娘娘啊!”

崔主簿問:“金英娘,你變女為男,顛倒陰陽,可有什麼隱情?”

英娘聞言,慘然泣下:“我原先父母雙全,家有良田千畝,牛馬成群。三年前父親得病去了,隻剩下老母幼弟。

可恨叔伯毫無兄弟之情,又無長輩之慈,糾集無賴侵占我家財產。

母親忍氣吞聲,年年給叔伯送上新衣裳並布帛銀錢,不到二年,家中田地隻餘三十畝,病牛一頭。

去年秋天,幼弟得了風寒也沒了。叔伯更是變本加厲,欺我家無人,將我母女二人趕出宅院,分了宅子和土地。

母親氣得一病不起,纏綿病榻,叔伯又籌謀將我許給一個無賴,隻為幾千錢的聘禮。

那無賴酗酒賭博,已經接連打死三個老婆,我這一去隻怕沒了命。我若死了,隻怕母親也活不成。

臘八這日,叔伯家烹羊宰牛,熬煮臘八粥,我們母女淒風苦雨,連吃食也無,隻好去城隍廟討粥食。娘娘慈悲,將我變為男子。

我……驗了身,實屬男兒,才在舅家的幫助下要回宅子和三十畝地,老母與我勉強活了命。

府君明鑒啊,奴家自幼熟讀詩書,家世清白,若非活不下去,怎麼會在眾人麵前驗身?

我也想做個相夫教子的賢婦,可是沒有變男,隻怕我們母子連去年冬天都熬不過去……”

英娘哭得人肺腑酸柔,崔主簿一邊拿帕子拭淚,一邊對著唐太子感慨道:“不想人間有如此慘劇。”

唐太子臉上發燙,張了張口,又閉上沒有言語。金家兄弟肆行無忌,肯定是官府有人護著。

崔主簿又朝府君道:“英娘事出有因,又是孝女,上天有好生之德,望府君三思。”

泰山府君沉吟,道:“雖事出有因,但銀花少娘濫用法力,不能不罰,改封銀花少娘神力二十年。英娘無罪歸家,望你日後行善積德。”

白瓊一聽,忙道:“小仙接旨謝恩。”說著,傳音給英娘道:“快謝恩,過後我與你細說。”

英娘垂下頭,良久才道:“英娘謝府君法外開恩。”

泰山府君朝唐太子頷首,唐太子無奈認了此事。泰山府君命人請唐太子離去,他也離開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