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介,涼介,有輛AE86上山了!”
劇組。
秋名山原型,群馬縣椎名山上。
一輛豐田AE86外快速駛來,穩穩的停在了鏡頭前。
劇組終於開始拍攝賽車戲。
隻不過,賽車戲分“文武”。
文的部份,便是賽車開始前和結束後,主角們交談,裝逼的內容。
武的部分,便是在車內的戲份。
並且賽車戲的拍攝其實挺複雜。
拍攝遠景的車輛,拍攝車內視角的車輛,拍攝從外往裡看,主角正臉的車輛,還得有備用車輛。
每一輛主要改裝車,至少得準備四輛一模一樣的。
因為不同角度需要使用不同的機器,得提前固定到車身上,相當於給車子加了個小心的行吊手臂,拆裝非常麻煩。
自然不可能來回倒騰,所以隻能多備幾輛車了。
而現在開到一眾演員麵前的,便是專門拍遠景,也就是漂移戲份的車輛。
鏡頭停止,一位島國特技演員打開車門,緩緩走下來。
要問既然是AE86,那為什麼不是扮演拓海的周董親自開呢?
畢竟周傑輪也算是個車迷,後世還收藏了不少高價跑車。
他不是不想開,是開不了!
一開始他硬試了幾回。
結果這車是專門為漂移調教的,油門開度和方向角度都及其刁鑽,非專業人士根本沒法開。
油門稍微踩重一點點,整輛車的後輪就開始打飄側滑,極難控製。
他能開嗎?
開不了,沒這個能力知道伐!
張遠的“專車”R32和冠希的“專車”RX7也是同樣情況,隻要是漂移專用車,他們這種普通人,就很難操控。
“來,飆車替身下車,演員上車,拍近景。”導演劉偉牆拿著大喇叭喊道。
“等一下,導演,有車上山了。”一旁的助理拿著對講機說道:“一輛麵包車。”
不會是五菱宏光吧……張遠在心裡吐槽道。
劇組雖然和當地政府打了招呼,但沒有封山拍攝的權力。
所以一旦有車上山,劇組便需要騰開道路讓行。
“麻煩!”劉偉強一揮手:“把車子開到一邊去。”
劇組特意選了後半夜拍攝,這時候山上的過往車輛最少。
但平均每小時還是會有一到兩輛車出現。
這就讓本來脾氣就不咋好的劉偉牆愈發暴躁。
“拓海,怎麼是你?”杜文澤來到車前,對著傑倫說道:“伯父在哪裡,是不是藏起來了。”
“沒有啊,他叫我來的,和那輛GTR比一下。”
“喂,怎麼會是你呢,你才考駕照一年,連拐彎都不會。”
“沒事啊,我在這條路送貨已經五年了,而且我已經贏過他一次了。”傑倫緩緩說道。
這會兒,張遠才搖搖晃晃的走到鏡頭前,彎下身子,麵帶微笑。
可這微笑中又帶著些驚訝和難以置信,隻不過藏得很深很深,隨後疑惑的問道。
“上次贏我的是你。”
“卡!”
劉偉牆不拍手:“都過來!”
“傑倫,你要放鬆。”
“你是秋名山車神。”
“神知不知道,神是不會緊張的!”
“你渾身緊繃,哪有一點神的樣子?”
李偉強煩躁的抖著腿。
周傑輪是頭一回拍電影,這些天的NG數量非常驚人,每次都要反複講戲,拍攝,才能勉強達到他的要求,就這,還有大量鏡頭得配合剪輯才能使用。
費勁!
傑倫低著頭,一句都不敢反駁,生怕導演罵人。
“還有你!”劉導這會兒轉過頭來:“張遠啊。”
“你這個角色,在聽到之前打敗自己的人是個高中生。”
“你應該反應很大的嘛!”
“怎麼還傻笑,好像不太在乎的樣子,要反應啊!”
張遠看了導演一眼,心說這就是香江演藝圈的通病。
浮誇!
香江的表演體係,尤其是TVB一脈,老喜歡將情緒誇張化。
典型的就是張家輝,古天樂這兩位影帝。
但張遠知道,尤其在於文仲與許幻山這兩位北影大神級老爺子的指點後,他便明白,真正優秀的表演,是要收斂的,克製的。
最明顯的對比,便是《康熙王朝》和《雍正王朝》中,兩版康熙大帝的對比。
焦晃老爺子與程道明的演繹方法,明顯是兩個完全相反的套路。
焦晃老爺子是專業的舞台劇演員,反而用了生活化的演法。
而程道明雖然是專業影視演員,卻用了更具舞台劇風格的張揚表現手法。
誰更接近真實的康麻子,無人能知,暫且不提。
但若論誰演的更好,觀眾心中早有公論。
康熙如果不長焦晃那樣,那絕對是康熙的問題。
後世能稱的上華夏演技第一梯隊的範圍老師也是如此,他越到後期,表演愈發收斂。
這也很像是《笑傲江湖》中提到的華山派“劍氣之爭”。
張揚的演法更像是劍宗,成效快,觀眾也容易看“爽”。
而內斂的演法更像是“氣宗”,成材慢,還得悟性高,但大後期真的很強,而且還能越來越強。
張遠能薅,成長速度不成問題,他當然是想奔著“氣宗”去的。
況且現在他好不容易有了大名氣,更需要愛惜羽毛。
即使這是部商業片,甚至是爽片。
但自己需要對自己的表演負責。
就像尼古拉斯凱奇,破產後演了那麼多爛片。
有罵他亂接戲的,有罵片子爛的,卻從沒有人罵他演的爛的。
彆人管不了,但我得保證自己做到現階段的滿分狀態。
張遠定了定神,隨後對著導演劉偉牆緩緩開口。
“導演,是這樣子的,我對這個角色,有我自己的理解。”
周圍突然完全的,徹底的安靜了下來。
劉導正煩著呢,你這不是觸逆鱗嘛……
“我不要你的理解,我要我的理解……”劉偉牆下意識的發出了“霸總宣言”。
“不著急,您先聽我說完。”
“如果我說的沒有道理,我就照著您的來,以後再也不出聲了。”他強勢的打斷了對方。
“我有一套關於這部戲中人物的理論。”
“是我看劇本和原作漫畫時得出的。”
“那就是,片中的這些主角,其實是車子的顯化。”
“也就是說,故事裡不分人和車,一直都是人車合一的。”
張遠慢條斯理的解釋道。
“就說藤原拓海,高橋涼介,中裡毅三人。”
“他們的三輛車,分彆代表了三個人的性格。”
“AE86說到底,其實其根本,就是輛卡羅拉,也就是花冠。”
“歸根結底,它的基底是輛家用車。”
“並且車身上還有藤原豆腐坊的拉花,更加強了這一點。”
“可這輛車經過文太的改裝,已經能和眾多跑車純血跑車較量甚至獲勝。”
“所以拓海這個人物和他的車子一樣,充滿了反差感。”
“明明是個高手,平時,甚至是比賽時,都要有種賽車手所不具備的,有些違和的鬆弛感。”
“就像改裝車貼著豆腐店標誌。”
“而涼介的車是馬自達RX7。”
“這車子的特色是優秀的操控,超輕的重量,所帶來的靈活車身姿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