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張遠三人花天酒地,淫詩作對的同時。
遠在1200公裡之外的帝都,某高檔餐館的包間內,氣氛卻不太融洽。
若是某位影迷誤闖這包間的話,恐怕立馬會被眼前的景象和人物大驚至喜。
葛憂,張國利,許帆,範氷氷,範瑋……
這些位可都是影視圈的熟麵孔,大明星。
除此之外,還有導演馮曉剛,經紀人王金花等人也紛紛在席。
其實若是明眼人,大抵一下就能看出來,這些明星和導演都來自同一部影片。
《手機》。
正是《手機》主創的團建。
不到一千萬出頭的成本,換回了超過五千萬的票房。
而且馮曉剛還非常有頭腦的對影片進行了大量的廣告植入,包括但不限於摩托羅拉,寶馬,華夏移動……
總之,這部片子賺翻了!
與後世動輒幾十億的票房相比,五千萬好似是個不及格的成績。
但一切脫離時代背景的討論都毫無意義。
2003年,華夏全年總票房隻有10億。
到了2023年,這個數字是550億。
這樣一來,便可知道,在02年是,總票房隻有9億多的情況下,老謀子一部《英雄》在國內拿下2.5億票房有多恐怖。
那時的他被戲稱為國師,可說是當之無愧。
這也激起了其餘大導演對更高票房和華夏第一導演的爭奪以及渴望。
其中,便有馮曉剛。
這也是他為何轉型,從年貨喜劇片改拍《手機》這種現實主義題材電影的原因。
因為在那個年頭,喜劇片的票房上限太低了。
這個現象直到2012年的一部泰囧橫空出世才徹底打破,迎來了高票房喜劇片時代。
至此之後,每年票房榜前十必有喜劇。
既然票房挺好,那為啥這桌的氣氛會不太融洽呢?
主要原因有兩個。
“國利,事已至此,沒辦法了。”許帆安慰道。
“對啊,不讓念就不念了,以後有我們幫襯著,餓不著你家小子。”
張國利愁眉苦臉,還不是因為中戲那檔子事。
說起來,中戲事件後,惟一的獲利者其實隻有張遠這一頭。
穩住了舒唱的學業,白嫖了程好的保研。
而作為主要當事人的張國利和中戲都虧麻了。
丟人又丟名。
“果然是出門靠朋友,有你們這些朋友這些話,我就舒服多了。”張國利提杯敬了大家。
其實,若是他家小子後來不犯那般滔天大錯,靠著老頭圈裡的人脈,的確能順風順水。
與之類似的,應該是後來的張若昀。
那位出門拍個戲,身邊的老演員全都是叔叔伯伯,家裡的熟人。
不過性格決定命運,國利叔家的那小子注定沒有好果子吃。
“哎,小剛,國利愁也就算了,你怎麼也苦著臉。”王金花推了推主座上的馮導。
“嘖……”馮曉剛咂了咂嘴,眼中滿是疲憊之色。
“我的事比國利還麻煩呢。”
“他的事至少能解決,我這事卻看不到個頭。”
“怎麼了?”葛憂和馮導關係近,詢問道。
葛大爺平時話不多,可一旦沾酒,便轉性了。
“還不是新片劇本的事。”許帆笑著回道。
“這TM,上邊這幫鳥人的揍性,真TM的讓人蛋疼!”
馮導被稱為馮大炮,媒體麵前說話都沒個把門的,私下裡便更糙了。
不過在坐的都不是外人,早習慣了。
“你說說,我好不容易從峨眉廠哪裡買來劇本,來來回回改了七八次了,愣是沒通過!”
“是你托我去談的那個?”張國利疑問。
“對,就是那部叫《天下無賊》的!”
《天下無賊》的作者,名叫趙本夫,老家位於江蘇十三太保之一的徐州豐縣。
這地方出過兩位名人。
一位叫劉邦,一位叫張道陵。
這的版權被川蜀峨眉電影廠給買了去,可一直壓著沒有拍攝。
馮導經人介紹看了,頗為喜愛,打算改編拍攝。
畢竟《手機》的票房獲得了成功,他想再來一部現實題材,爭取做大做強,再創輝煌。
而張國利在川蜀工作生活多年,根基很深,前妻也是川蜀人。
所以在他的牽線搭橋和安排下,這事才算落定。
說起來,趙本夫的作品並不是第一次被搬上熒幕,其中最愛改編他作品的,還是張遠的“熟人”。
正是那位饞他小師姐劉詩施身子的導演平江鎖精。
《走出藍水河》,《青花》,《飛花如蝶》……都被這位導演拍成了電視劇。
然而,當馮導拿到版權,開始改編劇本後,他才明白過來,為啥峨眉廠握著劇本多年,都沒有開拍。
這玩意他娘的過不了審!
其主要故事內容,是倆賊良心發現,護送一位淳樸天真,認為“火車上沒有那麼多偷錢賊”的憨小子回老家,以及一路上與其他犯罪團夥所發生的衝突。
依照上頭的規矩,影片開拍前,劇本要送審。
影片拍完後,正片要送審。
當然,你也可以耍聰明,小聰明啊!
成片內容和送審的劇本對不上。
這種戲耍廣電的事也不是沒人做,就看你背景夠不夠硬了。
當然,大部分導演沒那麼強的背景,還得老老實實的按部就班。
那麼,為啥不把劇本在送審前都打磨到萬無一失呢?
你萬無一失了,挑不出毛病,是為了顯你能,還是顯上頭無能?
送審的劇本份份都無修改直接通過,那你把我們部門直接撤了得了。
這就要: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說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橫批,不服不行。
人家也要存在感的嘛。
馮導可是隔夜的早餐,老油條了。
他照著往常的規矩,將埋了坑的劇本遞上去,讓上頭審核,挑毛病,自己再修改。
一審,沒通過,馮導樂嗬嗬。
二審,沒通過,馮導笑眯眯。
三審,沒通過,馮導笑容漸淡。
四審,沒通過,馮導麵露難色。
五審,沒通過,馮導齜牙咧嘴。
六審,沒通過,馮導徹底抓狂。
反正上頭給的理由都差不多。
“主角是兩位江洋大盜,詳細描述他們的故事,不符合社會價值觀。”
那年頭不流行黑深殘,思想還比較保守,好人有好報,壞人有惡報,才符合大眾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