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之前在《天龍八部》劇組相處許久,而且有好幾場對手戲,彼此熟識。
“計老師!”張遠見到這個凶神惡煞的大光頭便笑著上前打過招呼。
彆看計春華長的天怒人怨,可脾氣挺隨和。
而且人家也不是天生長這樣。
計春華從小練武,在一次練習中鼻子受傷感染後,家人為其熬製中藥。
看剛好家裡砂鍋破了,一時情急,便用鋁鍋煮了藥。
哪知道藥物和鍋子起了化學反應,吃完後的計春華頭發眉毛全部掉光,麵相也逐漸凶惡。
尤其在進入演藝圈後,因為長相實在特殊,便一直以反派形象示人。
“於老。”兩人正在敘舊,見花白胡子的於承惠前來,趕忙恭敬的打了個招呼。
“春華好啊。”老爺子見到故人,很難得的露出了笑容。
“哦,張遠也在啊,看上去比之前更精神了。”於承惠拍了拍他的肩膀。
嗯?
計春華頓時一懵。
老頭一向惜字如金,屬於是能動手絕不嗶嗶的性格。
可在見到張遠後,卻比見我都熱情。
“於老,您這背後的包裹都是些什麼呀?”
計春華還在糾結時,張遠便看到了老頭身後背著的,用粗油氈包裹著的長條形物件。
“哦,這是我的槍杆。”說罷,老頭解下包裹,散開油氈,露出其中的一根稠木槍杆。
老頭拿在手裡輕輕一抖,木杆直打顫,看著韌勁十足。
且整根槍杆看上去油亮無比,還不是刷了清漆的那種油亮量,而是經過多年使用後徹底包漿的那種溫潤色澤。
木杆上沒有槍頭,應該是被卸下了,否則運輸不太方便。
“於老,你這可是好東西啊。”張遠立馬誇了一句。
“哈哈哈……不值錢,就是用慣了。”老頭縷了縷自己的胡子:“這老夥計已經陪了我快三十個年頭嘍。”
都說人是越老越戀舊。
如今須發皆白的於承惠,看著手中這杆槍,那眼神就像是在看自己的孩子一般,疼惜的不行。
“一會兒再聊,我先去把東西寄存一下。”於承惠說完便獨自離去。
“張遠,你和於老認識?”計春華見老頭走遠,疑惑的詢問。
“劇組試鏡時見過一麵。”
“沒啦?”計老師摸了自己的大光頭,不解道:“我認識他二十多年了,頭回見他對一個後輩這麼熱情,還以為你和他有私交呢。”
沒一會兒劇組便準備就緒。
一開場,便是打戲。
梅念笙大師對戰血刀老祖!
按理說,這是場非常激烈的打戲,開拍前兩位演員得先套招。
可那是針對一般人。
於承惠和計春華這二位都是童子功高手,身上都有真功夫在。
不光如此,他倆還是老相識,合作多次,早已輕車熟路。
《少林寺》大家都很熟悉了,華夏武打片的裡程碑。
可大部分人不知道的是,這部打戲異常精彩的電影,其實壓根就沒有武指!
對,這片沒有武術指導,所有動作全靠演員自己設計。
當然,也就這片子有資格這麼做,畢竟演員表一拉出來,半個劇組都是武林高手,其中就有他倆。
況且這二位本就都當過武指,片子的武指看到他倆還得叫聲前輩呢,那還指導個屁啊。
“一會兒你們放開點,威亞的繩子不要拉太緊,影響我和於老的發揮。”計老師和武指們關照到。
“行!”
嘴上是這麼說的,可幾位武指不敢放鬆。
這倆連招都不套,就在開拍前比劃了幾下,便準備上手,也太嚇人了!
可當副導喊下開始後,幾位武指便發現,自己多慮了。
這段兩人在平地戰鬥,純純肉搏,沒有特效輔助。
鏡頭前刀劍相擊聲不斷,兩人插招換式,一打起來便是虎虎生風,卻都遊刃有餘的留著後手,絲毫沒有傷到對方。
尤其是於承惠老爺子,明明已經六十多歲,身手卻絲毫不顯老態,依舊靈巧無比。
“卡!上威亞。”王新明用力點點頭,果然是高人呐,拍起來太順了。
一旁的張遠也是頭回見到打戲準備時那麼隨意,打起來卻如此精準激烈的。
尤其是看到他倆打作一團時,他都想呼叫李連傑了。
“覺遠,禿鷲和王仁則乾起來啦!”
“看來這兩位才是真高手!”張遠眯起眼睛看向二位。
“不把他倆薅禿了,這劇組都白來了……雖然計春華老師好像已經禿了。”
待到上完威亞,這二位的動作便更激烈了。
一會上天,一會入地的,還在空中擺出造型,逼格滿滿。
“太順了,太順了……”王新明導演都在一旁感歎。
這場戲順利到讓他忘卻了昨日的不快。
但老天爺總愛惡作劇,最愛乾的,便是在人類覺得一帆風順時給上一個**兜。
計春華和於承惠二位的確是高手,可連續拍攝如今激烈的打戲數個小時,體能終究是跟不上了。
體能一跟不上,精神就渙散,注意力也不再集中。
剛好,這一幕是血刀老祖一個滑鏟朝著梅念笙的下盤攻去。
按照動作設計,兩位演員都身負威亞,於承惠會在被踢中前拽起,出現淩空一躍的效果。
而計春華則會一路向前滑去,然後一個轉身用刀子穩住身形,再次如猛虎般撲向敵人。
若是兩人配合好的話,這動作並不算難。
到了正式開拍時,計老師滑鏟,沒問題。
於老起跳,沒問題。
計老師滑出去……出了億點點小問題。
滑的倒是很完美,就是他一個沒注意,身子歪斜了稍稍一點後,滑去的方向出了些偏差。
原本應該滑向一處空地,結果微微朝右側偏離了大概十度的樣子。
然後……他的麵前就出現了一顆大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