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到底是誰(2 / 2)

“卡,過了,攝像組換個角度,再來一遍。”

因為是最後一場戲,賴水青和楊濤兩位導演都在。

看完鏡頭前張遠的表演,兩人默契的對視一眼。

“這小子又進步了!”

試鏡時兩人都在,並且那會兒那倆都是頭回現場觀看張遠的表演。

當時兩人的對他的評價是……

在同齡人中算是拔尖的。

畢竟張遠過了年才20,這個年齡段的大部分演員,不是在北影廠門口蹲活,就是在幾大名校中上課。

這兩者不是理論缺乏,便是實踐不足。

而張遠則不一樣,雖然表演透露著一絲稚嫩,但該表現的他都能一筆一劃的交代清楚。

楊濤想到了張遠的楷書。

“真是字如其人,之前的表演就挺工整。”

“而現在他的表演中,又多了幾分沉穩。”

“沒錯。”賴水青也很好奇。

這幾月內,張遠的確一直在進步,不過進步的方向一直是在增加表演細節,豐富人物情緒這兩個方麵下功夫。

可這幾天的戲,特彆是這場戲,他的情緒明顯比之前收斂了不少。

“你看他的表情和動作,幅度都比之前小。”

“的確,自然了不少,明顯在做減法。”

彆人不清楚,他倆有前後對比,感覺格外明顯。

“他在嘗試褪去鋒芒,雖然才剛開始,但這一步不少演員30歲都未必踏出。”

“張遠的腳步太快了!”

不遠處,於文仲老爺子穿著戲份,正候場等待拍攝張真人的戲份。

一旁張國利,徐靜江等後輩全都恭恭敬敬的站在老爺子身後。

老頭此時一副世外高人的打扮,本就慈眉善目的他輕捋須髯,低聲輕笑。

“不賴不賴,學的真快啊。”

老爺子是演員,更是老師,北電表演係教授這職位可不是誰都能當的。

作為老一輩的育人者,最不喜的便是投機取巧,不鑽研專業,偏還滿腦子歪門邪道的“聰明人”。

最喜的,便是尊師重道,從諫如流,又能在點撥後迅速做出反應和調整的年輕人。

他在張遠身上看到了一些老戲骨年輕時的特質。

“於老,您教過他啦?”張國利聽到老爺子的話後,驚訝道。

“閒聊幾句罷了,有什麼心得,都是他自己領悟的。”老頭雖為人師,但不好為人師,甩甩衣袖便隱去了自己的功勞。

張國利微笑著沒說話。

他稍加回想,劇組裡指點過張遠的人可不少,但為啥彆人沒這機緣呢。

再說了,就連自己都和他聊得來,明明兩人差幾十歲呢,卻還經常一塊打板說貫口。

他和彆的年輕演員可沒走的那麼近。

“這小子有點手段,但不讓人討厭。”

“而且,表演,書畫,相聲都有涉獵,還全都不賴……”

想到這裡,張國利突然發現,張遠和年輕時的自己很像。

他也是表演,相聲,書法都沒落下,頓時又生出幾分親近來。

“明明和我家小子年齡相仿,卻爭氣多了。”

一想起自己兒子,張國利就頭疼,心說要是張遠是自己兒子,那可省心多了。

“卡!”

最後一個鏡頭完畢,楊濤喊停,隨後起身鼓掌。

“恭喜張遠殺青!”

大夥一擁而上,除了已經提前離開劇組的演員,其餘大部分主演和配角全都上前道喜。

“張遠辛苦了。”

“順利殺青,祝福。”

“以後常聯係。”

這番熱鬨景象,可是之前任何一位殺青演員都不具備的。

“晚上我大家一起吃個飯吧,不醉不歸。”

“好啊!”楊濤和賴水青立馬應了下來。

“算在劇組公關費裡。”

張遠:你倆老小子是一點血都不出啊。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