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呦!”
“好好好!”
“這硯台可不錯啊!”
這天趁著收工休息的檔口,張遠領著幾位女生在片場閒逛。
彆看地處郊區,生活購物不便,但風景是真不錯,要不劇組也不會選這兒當外景。
再有美女相伴,真是好不愜意,他著實體會到了古代大俠與紅顏浪跡天涯的那種瀟灑自由,天地寬廣,心胸豁達。
他正溜達呢,就見一群人圍在一張桌子旁,其中兩位導演,中年鐵三角這幾位都在。
聽他們陣陣叫好,張遠他們幾個也擠了進去。
隻見這些位麵前擺著一張木質大桌,上麵鋪著一張大號的羊毛毛氈。
這是在做什麼呢?
寫字。
張遠不算太內行,卻也在《金粉世家》劇組也從王伯昭身上薅了不少書法基礎的屬性點,一眼便看出,這毛氈是頂好的料子,價格不便宜。
而眾人正在誇讚的,則是一方硯台。
“鐵淋,這是端石硯台吧,我看著可有年頭了。”對收藏頗感興趣的王鋼湊上前去,用他那對金魚眼仔細觀察。
“哼!”張鐵淋挺胸疊肚,就和他平時在電視劇中的皇帝形象一模一樣,傲氣的抬起了腦袋。
“這是太平老人用過的。”
於右任號太平老人,乃是近現代書法大家。
在於老之前,華夏草書一般分為“章草”,“今草”,“狂草”三種,而老先生卻博古通今,取長補短,創造出了第四種,也是現在最常見的“標準草書”,做到了易懂,易看,易學,對書法推動有大貢獻。
可張遠不明白的是,太平老人是牛逼,可你拿著人家的硯台牛氣啥呢?
這硯台又不是帶魂環的附魔武器,你寫字還能讓於老頂號是咋地?
筆。墨,紙,硯,張鐵淋一一掏出自己的家夥什,換來陣陣驚呼,都是好東西,有淵源,有價值。
張遠眼看著也好奇,便開口向楊濤詢問。
“楊導,這是書法大會嗎?”
“劇組需要。”楊濤見發問的是他,便耐心解釋了一番。
他還真沒瞎說,的確是片子要用。
《倚天屠龍記》中有這麼一個橋段,也算是名場麵。
謝遜第一次登場時,張翠山明知自己不敵,卻依舊提出比試,並憑借自己的智慧贏下了對方。
這便是金毛獅王功蓋世,不及五俠鐵筆書。
張翠山在石壁上用判官筆寫下了“武林至尊,寶刀屠龍,號令天下,莫敢不從,倚天不出,誰與爭鋒”這24個大字。
這場戲若按照以往武俠片的拍法,應該讓演員吊著威亞在大石頭前撲騰一陣,安排炮藥來上點點火星,到時候鏡頭一切,換上已經刻了字的石頭就行。
但賴水青拍過老版,想著這都新世紀了,得來點新玩意,便打算用特效做。
他的想法是,讓蘇友朋在山石前帶著劍氣翩翩起舞,隨後就像好萊塢英雄“從不回頭看爆炸”般寫完就回頭,山石順勢崩塌,顯出文字來。
想的當然挺好,可特效也不可能憑空出現,製作得有模板,特彆是這山石上的大字。
所以就想著找個擅長書法的來寫副字,交給後期人員。
張鐵淋愛顯擺,一聽這事立馬衝到了前頭。
必須我來啊!
這才有了今天這一幕。
張鐵淋的確會書法,他還是華夏國際書法協會的一員,甚至在幾年後還當上了副主席。
可這國際書法協會,重要的不是書法兩字,而是國際二字……
張鐵淋一甩胳膊,筆走龍蛇,潑墨揮毫,轉念間,一副大字便已完成。
“來,大家鑒賞一下,哈哈哈!”這位頗為自得,看著自己的作品大笑了起來。
而周圍眾人則是紛紛沉默,安靜的就像去醫院祝賀親戚喜得貴子,卻看到倆華夏人生出了一個老抽色小孩後的反應,一看一個不吱聲,隻能露出尷尬又不失禮貌的微笑。
張遠也看呆了,這字怎麼說呢……彆具一格。
這風格就像是本山大叔家的鄰居吳老二,患了腦血栓後走道的樣子,儘往一個方向跑偏!
也對,字如其人嘛,人心是歪的,字怎麼可能正。
啪啪啪……楊濤是場麵人,反應過後,立馬帶頭鼓起掌來,其餘圍觀者,包括張遠在內也一同跟上。
張遠看了看台上那些名貴的筆墨紙硯,心說真是糟踐了一堆好玩意。
“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差生文具多?”
他說的小聲,但被身後的陳紫寒,林菁,高媛媛三人給聽到了耳朵裡。
這三位樂的直揪大腿,卻不敢笑出聲。
要說張鐵淋的書法到底怎麼樣,隻能說很一般。
不過他的字曾經賣出過10萬級彆的高價,因為那會兒他是暨南大學藝術學院的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