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
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短短十幾天的工夫,在白洋澱很多鄉鎮集市或者漁村村頭,十裡八村之間都會出現一個粥棚。
粥棚下麵支上一口大鍋,倒進去幾百斤大米和水,熊熊大火點燃之後,熬粥的過程開始了,隨著水開米沸,煙霧彌漫,大米的清香飄散的很遠很遠…
男女老幼、鰥寡孤獨,排成一條條長龍,在熱氣騰騰的粥鍋前麵,等待領取救命的大米粥飯,老百姓奔走相告、如獲重生。
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救命之恩,又怎敢忘懷?一時間,白洋澱的老百姓感激涕零、連連稱讚。
有的老人說,饑荒之年,煮粥賑災,仿佛又回到了幾十年前,陳大善人想當年就是這麼乾的,可惜好人不長命禍害活千年!
有的說,相傳這是白洋澱軍閥頭子熊司令下令賑的災,為了救老百姓,不惜跟日本人硬剛對著乾,熊司令這是要改善從良了吧!
有的說,熊膽彪哪裡來的那麼多的錢,背後肯定有大佬或者金主默默支持吧?熊膽彪的勢力龐大,小鬼子都不敢和他翻臉,也隻有借助他的威風把這件大事做成…
總之眾說紛紜、七嘴八舌,說什麼的都有,不管怎麼樣,隻要熬過了這一場大饑荒,冬天下了雪,明年下了雨,以後的日子就好過了。
為了維持現場秩序,熊司令還派遣了荷槍實彈的士兵在粥棚前麵執勤站崗,大災之年、糧食短缺,大米粥飯也是限量供應,不可以有多領冒領的事情出現。
孫長生出錢,熊膽彪出力,二人珠聯璧合、強強聯手,救老百姓於水火之中。起初熊膽彪還在保定府裡吃喝玩樂,後來賑災之事開展之後,他也坐不住了,帶上部隊,乘坐吉普車就奔赴前線去了。
一路上他看到骨瘦如柴、衣衫襤樓的老百姓,心生憐憫,想想自己的花天酒地,一種莫名的負罪感油然而生。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此時此刻,熊膽彪是真正的領悟了這句古詩的含義,也許隻有貧窮和饑餓能喚醒人的良知和善心,在這混沌的人世間,找到一絲絲的光明和初心。
然而當他走到一處粥棚的時候,看著人們手捧瓷碗,排著隊焦急的等待著大鍋裡的粥飯,這些人當中,有佝僂的老人,有懷抱嬰兒的婦人,有餓的嚎啕大哭的孩童…
熊膽彪的眼淚再也忍不住奪眶而出,他回想起幾十年前,他也像這些孩童一樣,因為家裡貧窮沒吃的,荒郊野地到處跑,挖草根、找鳥蛋,在渾濁的淤泥裡麵找荸薺、菱角和蓮藕…
往事一幕幕,傷心一幕幕,兒時的記憶就像電影片段一樣在熊膽彪的大腦中浮現,他抹了抹眼淚,大步流星的走進粥棚裡麵,兩個守衛士兵肅然起敬:
“熊司令好!…”
熊膽彪擺了擺手,用鐵勺在大鍋裡麵攪動了一番,說道:
“這個粥棚施舍是誰在負責啊?”
一個油光滿麵、穿著體麵的老頭跑向前來,說道:
“長官大人好,我是這裡的保長,叫秦壽光,他們都叫我秦保長,這邊方圓幾十裡的粥棚都是我在負責!”
熊膽彪惡狠狠的罵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