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上反應也各不相同,有人覺得國家不會做無用功,這麼做肯定是為了保障他們的安全,為了保住小命,都很配合。
也有人覺得,街道就是搞形式主義,還開什麼動員大會,讓他們下個月某天不要在家裡睡覺,跑到集中點去住帳篷,這不是有病嗎?
外頭蚊子那麼多,怎麼睡?
真有地震?
開玩笑,這種事情,科學家都不可能提前一個月測出來吧,街道咋知道的?
死活不信。
苦口婆心的教育沒有用,乾脆就開大會,廠裡出麵,敢不到位的直接讓你丟飯碗。
沒有人敢砸了自己的飯碗不要,不過也不滿就是了,免不得要抱怨。
為了保住飯碗,沒有人敢陽奉陰違,還算是老實的。
但是也因為如此,搞得人心惶惶,不少流言都跑了出來。
七六年,也沒有人敢過於放肆……
“簡直就是胡鬨!”
一遝文件被狠狠地摔到了桌子上,一個穿著乾部服的中年人,伸手扶了一下架子鼻子上的眼鏡,“你們知道不知道全市有多少人,這個遷徙計劃,簡直就是狗屁不通,勞民傷財,異想天開!”
他的動作十分激烈,像是要抗議到底一樣,“周書記,我認為,你這麼做是不負責任的,是瀆職!你在拿民生開玩笑嗎?這麼多人力物力,被你們當成兒戲?成為你們功勞簿上的踏腳石?”
“馮專家,你不要以為你是專家,我們對你有點尊敬的意思,你就在這裡大放厥詞。”周書記拍案而起,指著他的鼻子罵了起來。
“你是來指導工作的,不是在我們頭上耀武揚威的。好聽一點叫你專家,說好聽的,我叫你一聲書呆子。我們這些人是大老粗,是從戰場上九死一生闖出來的。我們為這個國家流過血,為民族舍過身,我們對百姓是最負責的,你他媽的,憑什麼罵我們?”
一文一武,兩人互不相讓!
“你簡直無理取鬨,混淆視聽。”
“你個不通四五六的玩意,老子跟你說不著。”你彆看周書記看著文質彬彬的樣子,帶著幾分書卷氣,人家其實是正兒八經打過
仗的,拿過槍的老兵。
這幾年的工作確實讓他看起來更像是一個文人了,但是他的血性還在,激動起來的時候,嘴裡也變得不乾淨起來。
“你這個匹夫!”
“你這個酸腐,我看第一個就該崩了你。”
“好好好。”論罵人,不講道理,十個馮專家也不是周書記的對手。
“時間會證明一切的,我倒要看看,到時候唐市震不震,周河光,到時候證明你是錯的,你提頭來見。”
“呸!當年漂亮國十七聯軍在南棒也沒能割了老子的頭,就你,什麼玩意。”
兩人不歡而散,會議室的其他成員大眼瞪小眼的不知道如何是好。
馮專家摔門而去,周書記餘怒未消,“看什麼看,散會。”
或許馮專家說得對,時間會證明一切,再過一個月,到底如何,大家便知道了。
馮專家隻是一個技術指導,他是沒有決定權和話語權的,所以事情到最後,依舊是按照周書記的指示進行。
大遷徙的震撼,遠比人們想象中的還要大,而這一舉動,將在人類抗震救災史上,留下極為濃重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