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嫌外麵買的有豆腥氣。”
“這樣啊!”
賈珍歎了一口氣,“那在路上就不好磨豆腐了。”
沒有好豆腐,就做不出好素魚。
他很不舍的把湯都倒過來泡飯,幾口吃儘,“大廚房那邊的秦大娘,做飯也還好,回頭你適應適應。”
“我知道的。”
尤氏當然不會跟婆婆和夫君搶李大娘,“我也常吃秦大娘做的飯菜,你們不用擔心我。倒是小玥兒那裡……,真的要帶她一起嗎?”
要她說,妹妹還太小,就該在家才是。
“……看母親怎麼說吧!”
這事,賈珍是做不得主的。
妹妹生下來就沒見過父親。
但他知道並不是父親不疼愛妹妹。
“常用的藥材早就備下了,府醫也會跟著,帶上她……也沒事。”
“母親的身體自那一病後,我看虛了許多,如今又吃素,還長途跋涉……”
尤氏很操心。
她是真想一起,“你得多注意些。”
“我知道。”
賈珍在心裡歎了一口氣,點頭道:“路上我不會太趕的。”一個不好,他們回來的時候,尤氏可能都把孩子生下來了,“倒是你,我們都不在家……”
“不是已經請了三姑姑嗎?”
尤氏不擔心她自己,“當初給婆婆接生的穩婆過兩天也會入府,你不相信我們,總得相信她們。”
婆婆那麼大年紀,又在那樣凶險的狀況下,都能平安生產呢。
“……相信是一回事,擔心是另外一回事。”
蓉哥兒出世的時候,那時候他還年輕,對妻子和孩子都不是很重視。
但如今……
賈珍每天都要抱抱小妹妹。
以前父親不在家,他替他多抱抱她,多疼疼她。
如今父親沒了,長兄如父,他更替父親多給了妹妹一份疼愛。
這養著養著,就忍不住多上了些心。
對尤氏的這一胎……
賈珍自然就重視了些。
可是重視了,他卻不能在家陪她。
“我知道,我都知道的。”
尤氏回以微笑,“你放心,我會好好保重,等你和母親、蓉哥兒回來。”
時間在緩慢的溜走。
正月初九,被寶釵壓著努力讀書、寫字的薛蟠重新去上課了。
和他一起的,還有林長安這個小豆丁。
薛蟠本來以為自己很厲害了,卻沒想這個連椅子都夠不著,要抱著坐上的小家夥,隻用半天時間,就用實力把他甩下,跑到中班去了。
他……
千字文上的字,有好些他還不會完全寫會啊!
好在今天的聽寫,他都會了。
陳先生難得的給了他一個微笑。
薛蟠寫出來的字,雖然還是很醜,但是他在那醜字裡,難得看到了一點進步。
這小子過年回家沒有荒廢學業。
如今磨的墨,也很像模像樣。
這就很難的了。
陳先生原以為,薛蟠要一直拖他後腿,甚至在蒙學班都要比彆人多上一年呢。
“好好學,你的進步很不錯!”
終於不用再打學生了。
“也不用跟彆人比,隻要比昨日的自己,進步那麼一點點,就很好了。”
要知道,這世界本來就有很多天才。
也不是每個人都適合讀書。
滯留京城,數次不中,卻又見識了各地天才的陳先生在無可奈何中,接受了他自己的平庸。
當然,接受之前,他也數度絕望崩潰。
但背負家族期望的他,也隻能在絕望和崩潰中,努力自愈。
他努力讓今天的自己,比昨天進步那麼一點點。
好在賈家給了他希望。
國子監的試卷、必讀書目等等,因為榮國府的賈珠,他們都能輕易得到。
陳先生感覺今年再下場,隻要不是發揮太差,必會有些不一樣的收獲。
“現在翻開大昭律第三十二頁。”
賈家要求,每天給孩子們講一條大昭律。
這在以前,他想也未曾想過。
對於大昭律,他自己都不是很熟。
卻沒想,賈家對蒙學的孩子也講大昭律。
這大半年下來,陳先生也是邊教邊學。
他們幾個先生在私下都甚感慨。
就賈家管束子弟的勁頭,不論將來,他們能不能學出來考出來成個才,但至少會成人。
勳貴出身的子弟,成才者少,成人者……一樣少。
他們有幸,見識賈家的蛻變,亦是人生一大幸事。
薛蟠早在先生給的書目中,買了大昭律。
隻是他沒想到,這個東西,還要在課堂上講。
他很是懵逼的聽著。
人生的大門……,似乎略有些不一樣了。
“親屬相盜:凡各居親屬、相盜財物者期親減凡人五等。大功減四等。小功減三等。緦麻減二等。無服之親減一等。並免剌。若行強盜者、尊長犯卑幼、亦各依上減罪。卑幼犯尊長、以凡人論。若有殺傷者各依殺傷尊長卑幼本律、從重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