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葉帆一開始真覺得袁誠道是最佳人選。
在這四位候選人中,袁誠道最年輕、學曆最高,按理說,同為年輕人的葉帆應該更傾向於他,但葉帆的選擇卻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顯得更加深思熟慮。
趙吉對此深有感觸,他認為葉帆的眼光非常獨到,而且異常冷靜,葉帆尋找的是能管理好企業的核心人才,而管理企業靠的不僅是學曆,更重要的是實際的經驗。
沒有經曆過實戰的磨礪,即使書本知識再豐富,也難以應對現實中的挑戰。
趙吉心裡明白,如果讓袁誠道直接管理公司,儘管他有能力,但初期肯定會遇到不少困難,甚至可能碰壁。
當然,如果有足夠的資本支持,給袁誠道一個平台讓他自由發揮,即便失敗也能從中學習成長,將來必將成為一名出色的管理者。
但對於葉帆這樣的創業者來說,選擇一個缺乏經驗的年輕人風險太大,畢竟企業的發展容不得半點閃失。
此外,還有一個考量是袁誠道的性格,像他這樣有抱負的年輕人,一旦公司步入正軌,很難保證他會滿足於現狀,不排除將來會有自己的打算,這對於葉帆來說是個潛在的風險。
這些想法,需要一定的社會經驗和洞察力才能意識到,起初,趙吉以為葉帆隻是個幸運兒,偶然間開發出一款熱門遊戲而一夜成名。
然而,葉帆展現出的遠見卓識遠遠超出了他的預期,這讓趙吉徹底改變了對葉帆的看法。
葉帆聽後微微一笑,似乎對這些評價並不在意,他翻閱著手中的最後一份簡曆,忽然發出一聲輕歎:“這個人,徐偉華,確實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他今年36歲,從大學畢業後便開始了創業之路,雖然前兩次嘗試均以失敗告終,但每次失敗背後都有其特定的原因,直到第三次創業,他才逐漸找到了方向。
後來,30歲時加入恒達公司,僅用了五年半的時間就晉升為部門經理,並且在多個關鍵崗位上有著出色的表現。
可惜,因為一些內部矛盾,今年年初被調到了分公司的副總職位,這讓他萌生了離開恒達另尋發展的念頭。”
聽完趙吉的介紹,葉帆陷入了沉思,在四個候選人中,他已經否定了兩位。
袁誠道因為缺乏經驗,而胡龍則因年齡過大,不符合互聯網行業快速變化的需求,剩下的馬文才和徐偉華,各有千秋,讓葉帆一時難以抉擇。
葉帆心裡犯難,該選誰呢?
單看個人能力,徐偉華顯然更強,但他也有明顯的缺點,履曆複雜,多次創業失敗後才進入恒達,擔任過多個部門的經理。
這種人通常很有抱負,葉帆擔心他的野心會太大,可能會像袁誠道那樣最終背叛。
相比之下,馬文才雖然能力稍遜,但穩定可靠,擔任光宇公司總經理綽綽有餘,他的優勢在於穩,不會給公司帶來太多不確定因素。
葉帆思考了很久,還是拿不定主意,一旁的趙吉則感到困惑,不就是一個小公司的人事任命嘛,至於這麼糾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