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兵,長威伯危矣!”
“莫急!”張達淡淡的道:“先前城中騎兵大半悄然出城,你等詢問本官並未答複,此刻倒是可以告知你等了。”
眾將傾聽。
“伯爺出發前讓本官把城中騎兵分批調遣出去。”
張達說道:“有那些騎兵在,就算是遭遇了林思源的伏擊,伯爺也能從容應對,此戰……勿憂!”
眾人都鬆了一口氣。
“伯爺用兵果然謹慎。”
“這大明第一名將名副其實啊!”
“哈哈哈哈!”
“林思源本以為能伏擊伯爺,等見到伯爺隨行數千騎兵,怕是也隻能知難而退吧!”
眾將大笑。
大笑聲中,有人說道:“有人來了。”
張達的心猛地一跳。
雖說他對蔣慶之有信心,可戰事千變萬化,若是林思源和巴爾斯合兵一處,或是林思源另有謀劃……
作為此次統軍大將,蔣慶之為了解救百姓親自出擊,被文官們暗自抨擊為為了墨家造勢。
若是蔣慶之兵敗,這種聲音將會甚囂塵上。
你蔣慶之為了一己之私出兵,如今兵敗,大軍士氣蕩然無存。
首戰失利,作為主將,你該當何罪?
趙文華,黃茂……這些人的彈章馬上就會送到京師。
京師的那些人會如何?
張達可以想象得到,那些人會大喜,隨後用彈章攻訐了他的恩主。
而且此戰失利,對明軍士氣的打擊不言而喻。
此消彼長,俺答麾下將會士氣如虹。
張達深吸一口氣,暗自為蔣慶之禱告。
十餘騎衝到了城下,火把照耀中,張達認出了為首的孫不同。
城門再度打開,孫不同衝進城中,下馬上城頭。
他看看左右,張達心中一沉,心想為何要避開耳目?
難道是真的……
孫不同近前,低聲道:“伯爺大敗林思源,俘林思源。”
張達身體巨震!
“此戰斬殺兩千餘,伯爺令人斬殺俘虜九百餘,築京觀於大同城西北……”
張達身體再度巨震!
我的神啊!
我老張的恩主,竟然擊敗了林思源,且俘虜了此人。
張達猛地一拳捶在城頭,孫不同說道:“伯爺吩咐,天明前消息不可外泄。”
張達明白蔣慶的意思,可心中那股子狂喜之情卻得不到發泄。
他仰天長嘯了起來。
“是喜事!”
“老子敢打賭,定然是捷報!”
“總兵這嚎叫聲果然不同凡響……”
張達回身,叫來親兵,“馬上去稟告元輔……”
……
大軍宿營規矩第一。
夜裡不得發出動靜!
當然,磨牙放屁不在此列。
嚴嵩老了,睡眠不大好。
醜時中,嚴嵩起夜,把夜壺放下,回去躺著後,再無睡意。
他在想著朝中的格局。
自己走後,兒子嚴世蕃將會接手大部分事務,朱希忠和崔元等人輔佐。
這是明晃晃的父子首輔,但道爺不吭氣,沒人敢質疑。
徐階會不會尋機出頭?
想到徐階此人,嚴嵩不禁冷笑起來。
自從上次聽到徐階準備給他們父子挖坑後,嚴嵩對徐階的打壓再無顧忌,從暗轉為明。
徐階再度沉寂,每日在禮部廝混一陣,到了直廬後多半在值房裡寫青詞,或是陪侍道爺身邊。
徐階雖然再度蟄伏,但朝中不少人卻悄然站在了他的身後。
外界輿論也不斷在為徐階唱讚歌。
士大夫們看來是做出了選擇,他們推出徐階,便是要以徐階為首領,和嚴黨鬥,和墨家鬥……
嚴嵩冷笑一聲。
此次蔣慶之舉薦他隨軍,若是嚴嵩真不想來,隻需以身子不適為由即可。誰能質疑?
嚴嵩願意隨軍,最重要的目的就是為自己積攢威望。
軍功!
可以為他,為嚴黨鍍上一層金!
蔣慶之擅自出擊令嚴嵩惱火,原因不是擔心蔣慶之,而是擔心蔣慶之兵敗後對大局的影響。
嚴嵩自問自己並無指揮大軍,審時度勢的能力。如此隻能倚仗張達。
張達……守護之犬!
這是嚴世蕃的評價。
如此,老夫還能依靠誰?
有人建言給陛下通個氣,把蔣慶之獨斷專行的事兒告知嘉靖帝。
嚴嵩在猶豫。
他起身點亮蠟燭,把奏疏拿出來仔細琢磨。
“這份奏疏送到,陛下擔心蔣慶之安危,會遣使告誡。”
嚴嵩覺得自己是為了大局,想到這裡,便叫人來。
“把奏疏快馬送至京師。”
嚴嵩吩咐道。
“是。”
馬蹄聲遠去。
接著又傳來。
“這是怎地?”交代了事兒後,嚴嵩準備回去睡個回籠覺。
來人勒馬,“元輔可在?”
“老夫在此!”嚴嵩沉聲道,“何事?”
“見過元輔,張總兵令小人前來稟告元輔。”來人下馬,“長威伯一戰擊敗林思源,斬殺林思源以下三千餘人,築京觀於大同西北。我大明……威武!”
“追回奏疏!”老元輔的第一反應卻是這個。
然後,他看著來人。
嘴唇動了動。
老臉上浮現了紅暈。
“我大明……威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