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嘉靖帝的表弟,封個爵位沒問題,賞個官銜沒問題,甚至給個實職也沒問題。
可嘉靖帝仿佛忘記了,隻是賞賜了田宅,而且田地還不多。
外界和宮中都有些猜測,這也是不少人覺得嘉靖帝對這個表弟隻是普通的原因之一。
黃錦笑道:“陛下行事高明,奴不知。”
嘉靖帝說道:“朕這些年被無數人辜負,人心呐!堪比鬼蜮。朕想看看慶之這娃可能耐得住性子。”
黃錦知曉,越是被嘉靖帝如此考驗的人,未來前程就越遠大。
那位蔣公子,盧氏,真的是眼瞎了啊!
“他從不索要什麼,就算是錢不湊手,也不肯用朕的名頭去撈錢。換個人,早已錢糧滿倉。”
嘉靖帝很是滿意表弟。
“告訴嚴嵩,慶之的爵位,議議。”
“是。”
嚴嵩得了吩咐,第二日就和幾個禮部官員商議。
說是商議,可嚴嵩把夏言的一言堂學了個透徹,隻是和兒子嚴世蕃交流。
白胖短脖子的嚴世蕃打開折扇扇了幾下,此時的他,被嚴嵩明目張膽的帶到直廬,幫助自己處置政事。
這也是小閣老外號的由來。
嚴世蕃有隻眼睛廢了,獨眼眯著,掃過幾位禮部官員,嚴世蕃說道:“伯吧!”
有人冷笑,“初來乍到就是伯?這大明的爵位也太不值了吧?”
嚴世蕃淡淡的道:“無知。”
那人怒,“你!”
嚴嵩乾咳一聲,“東樓。”
嚴世蕃不屑的看著那個官員,“若你覺著不妥,那便自行上書試試。”
“試試就試試。”
嚴嵩蹙眉,嚴世蕃卻微微搖頭。
晚些眾人散去,嚴世蕃對嚴嵩說:“且等著瞧,那人,必然灰頭土臉。”
沒多久傳來消息,有禮部官員上書,被嘉靖帝打了回來,而且黃錦親自去嗬斥此人,說他目無君父。
這是上綱上線了。
那官員膽戰心驚,再度來請見嚴嵩,實際上是請見嚴世蕃。
“小閣老救我……”
雖說外界有人以小閣老來戲稱嚴世蕃,可正式場合還沒人如此諂媚。
此人無恥!
不過,嚴世蕃卻沒有趕人。
他淡淡的道:“你可再度上書。”
官員感激的道:“伯?”
嚴世蕃搖頭,“侯吧!”
官員不敢再質疑,等他告退後,嚴嵩問道:“為何?”
嚴世蕃絕頂聰明,特彆擅長猜測嘉靖帝的心思,每每代替嚴嵩票擬政事時,最契合嘉靖帝的心意。
票擬,便是宰輔收到各地奏疏政事後,先給出處置建議,隨後呈送皇帝禦覽。
否則皇帝一整天都不用乾彆的了,看奏疏都看不完。
嚴世蕃說道:“我聽聞蔣慶之對夏言頗為友善。可夏言是誰?咱們的死敵。”
“那你還建言封侯?”嚴嵩老了,許多時候猜不透帝王心思,全憑兒子做主。
“爹,封伯太尋常。”嚴世蕃輕聲道:“那些言官正等著有人冒頭。禮部那人對父親無禮,雖說有投靠之意,可不懲戒一番,如何能震懾人心?”
嚴嵩明白了,“上書封侯,陛下若是察覺了不妥。”
“也是一番好意不是。”嚴世蕃合上折扇,“把蔣慶之抬的越高,到時候摔的越重。”
嚴嵩歎息,“我兒聰慧。”
嚴世蕃照單全收,傲然道:“聽聞蔣慶之最近因一首詩名滿京華,詩詞,小道也!”
……
“侯?”
嘉靖帝看了一眼奏疏。
嚴嵩說:“這是禮部的意思。”
嘉靖帝不置可否的放下奏疏。
看了黃錦一眼。
多年主仆,黃錦心領神會的出去,吩咐人去蔣家透風。
殿內。
嘉靖帝拿出錦盒。
“今日剛煉好了一爐金丹,嚴卿,來,你我君臣共享。”
嚴嵩臉頰抽搐,急忙裝作歡喜之色,“臣不勝惶恐。”
一枚金丹入腹,君臣二人又談玄論道一個多時辰,嚴嵩這才尋機告退。
回到直廬,嚴嵩捂著肚子,“快,快!”
“元輔,要什麼?”小吏問道。
“馬桶,馬桶!”
沒多久,直廬內一陣水瀉千裡的聲音。
而蔣慶之得知消息後,毫不猶豫的婉拒了。
“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
等來人走後,蔣慶之說道:“這是有人在其中弄鬼。”
這是嚴世蕃和蔣慶之的第一次隔空交手。
這兩句詩被帶到嘉靖帝那裡,嘉靖帝突然就笑了。
“朕隻想看看慶之可會得意洋洋,可他倒好,少年人的雀躍一點也無,令朕無趣之極。不過也好,知進退。”
黃錦心想,您若是寵信誰,他做什麼都對。
嘉靖帝隨即冷笑,“誰的手筆?”
黃錦說道:“禮部一個官員。”
“貶為庶民!”
“是!”
黃錦為那個官員默哀一瞬。
嘉靖帝說道:“瓜娃子,你做事記得朕,朕豈會忘記你?不過多少人在盯著你。富貴富貴,何為富貴?要細水長流才是真富貴。”
……
第三更。還有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