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彆急,喝口茶,慢慢說。”
李紅下去準備茶水,宋螺將前後說了一遍,然後說道:“王學士,你有沒有什麼好的破案方法?”
“宋侍郎,我也不是神仙,這個案子怎麼查?但宋侍郎,你何必驚謊?我問你,皇上有沒有命令你在十天八天將案子破解的?”
宋壕搖了搖頭。
“那麼有沒有命令你在十月八月將案子破解的?”
宋壕又搖了搖頭,眼睛亮起來,但迅速灰暗下去,當然他明白王畫的意思了,李顯是想得過且過,不但是他。恐怕就是武三思都不想追究。這是做一個場麵,但想到皇帝如此作為,他心中不由黯然。既然明白問題的關健,王畫說:“那麼宋侍郎,你還不快點離開我家,難道以後想每天都有人學你這樣翻牆而入?”
宋壕嘴角動了動,他看出來王畫正好借著傷勢,也想避過這場爭執,想要勸,可沒有說出口。現在皇上這個樣子,不要說王畫,就是秋仁傑在世,恐怕也勸說不好。於是離開。
看到他離開,李紅拍著手開心地說道:“這回這個武三思算是完了
王畫搖頭說:“不可能,你忘記了宮裡那個人
指的是韋氏。
“她不會如此不知輕重吧?”李紅疑惑地說道。
“李紅,你低估了她的野心,現在她將武三思引為腦股之臣怎能讓人輕易地將他趕下台去?,小
但下麵的話沒有說。
正因”子這件事還很遙遠。現在自己這些布置最大的好處,就是逼迫武三思展開反擊。而且因為韋氏的支持,很容易成功。滑州一案,加上讖言一案,也許武三思在處理好敬輝等人之後,還繼續有些擔心。但過了一個月或者兩個月,看到居然安然無事了,做事更加肆無忌憚,同時因為讖言,多少也會誘惑著他的野心。
現在因為李顯的軟弱,連沐孜李這個小丫頭看到自己掌握了一些力量,勸自己做皇帝。況且武三思?但做皇帝第一個就要鏟除李重俊。李重俊馬上就要從汴州回來了。這一次回歸還是強勢的回歸,挾著大功回朝,同時因為他的“作為”比曆史上更招納了許多大臣謀士投入他的門下,而且自己裝聾作啞地間接送了許多錢給他。五王一旦倒台,所遺留下來的一些大臣又會立即投奔他的懷抱。這兩條猛虎的廝殺,才是真正的廝殺。當然,如果武三思有了防備,李重俊未必象曆史上那樣,得逞了一半。不過有自己隱在暗中側應,可以無形地將事態的發展導向自己需要的方向。
所以他又說道:“李紅,我們這幾個月就看戲吧
李紅乖巧地點了點頭。
但王畫想撇清這場是非,事情的發展卻不如他所願。
李顯回到宮中後,氣得不行。也想找一個人商量,可想來想去,卻沒有一個好的人選。正好看到禦花園裡,李裹兒在與上官小婉下棋,可下著下著,不知道為了什麼生氣,在責罵一個太監。
這個太監自然不敢吭聲,唯唯諾諾。
李顯理解李裹占的心情,正在與王畫較勁。不過他突然靈機一動,想到了王畫。於是帶著侍衛,再次來到王家。
皇上來了,下人們不敢將大門再閉上了,甚至都沒有等王畫回話,就將大門打開,將李顯放進耗
李顯直接來到王畫房間,首先關心地問道:“冠軍候,傷勢養得怎麼樣了?”
“回陛下,傷勢好了許多,但因為箭傷很深,現在腿上還時不時有痛疼傳來,想要行走,恐怕還需要一段時間。”
“沒有事,慢慢將傷勢養好,但聯今天前來,有一事相詢。”
“我聽宋侍郎說過了。”
“宋侍郎來過了?”李顯狐疑地問道,王畫不是閉門謝客了嗎,怎麼又與宋壕繼續交往。
王畫將事情前後一說,然後說:“陛下,臣想,讖言之事可大可此案雖然難查,就是讓臣來查,臣同樣也不能保證查出來直凶。”
說到這裡,他心中竅笑,也幸好李旦逼親,自己想出這個餿主意,否則今天早朝查案的人選不是宋壕,十有八九落在自己頭上。
難道讓自己將自己與沐技李交出去結案?
“但朝廷出了這麼大事,總得做一個表態。所以臣私下裡勸慰了宋侍郎。也不知道臣做得對不對?。
“做得很好”。李顯說,當時一怒之下,根本就沒有想這麼多。現在經王畫一提醒,是有點強人所難,正好借機下台。但他問道:“如今之計,冠軍候有什麼好的建議?”
“臣以為國家就是一個大家。大者為國,小者為家。治國與治家是一個道理,所以孔夫子說,齊家立國。但治家首要前提是家和萬事興,治國也是一個道理。所以陛下讓臣將滑州之案牽連不要太多。主要也是想讓國家以和為貴。”
這句話說到李顯的心裡麵,他連連點頭。
“一個家有一個家長,一個族有一個族長,一個國家有一個皇帝,因為必須要有一個領頭人管理指引方向。而百姓就是陛下的臣民,陛下的子女。換句話說,手心是肉,手背是冉。無論平陽王也好,德靜王也罷,他們都是陛下的子女,一樣的痛愛。同樣,他們也想在家族中得到更多的權利,與陛下的寵愛,爭執難免會隨時發生。如果小爭小執,到也罷了。但爭得不顧家的利益,那麼作為家長的,就要教育這些子女聽話。如果再不行,家長將他們屁股掀起來,打上幾巴掌,對他們懲戒,又有什麼錯誤?至於讖言,倒是要慎重了,陛下何不下旨,立即讓百姓禁止傳播這條讖言?”
這些話就是秋仁傑在世,同樣也會讚不絕口。
建議很中肯,朝爭到了現在的地步,再不中止的話,朝堂就會產生嚴重的分裂。象司馬光與王安石就是這樣玩的,把一個大好的河山硬是玩得一天天衰落下去。至今明朝從始到終的黨爭,使明朝幾百年的曆史烏七八糟,幾乎就沒有一個好的時光出現。
方法很簡單,不是爭嗎?一起下放,馬上朝堂就安靜了。
不過這一回沒有替武三思說公道話,但武三思在此,也無可奈何,這樣更朝換代的讖言本來就是統治者頭號大忌,王畫沒有進一步說必須將武三思斬殺,就算對得起武三思了。
但李顯會不會聽他的建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