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公孫大娘(2 / 2)

玩唐 午後方晴 5108 字 2024-03-09

那個段大俠與虛竹大俠萬軍之中擒拿遼帝,是的事。不要萬軍,就是現在進入場中,麵對一百隻弓箭,不但自己,就是孔黑子本人來此,也會被射成一個刺蝟。

戰鬥圈後麵站著的縣尉終於發話了,他喊道:“公孫冶,投降吧。再反抗下去,最後你們沒有好下場的。”

大漢舉起刀來,將擊來的一柄長槍磕飛,然後怒喝道:“奚縣尉,今天你休想得承。告訴你,如果你再不命人放手的話,某今天就要大開殺戒。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看看事情鬨大了,你那頂襆頭還想要麼!”

“那你就錯了,大不了,到時候某就說你是一個反賊,相信朝廷還嘉賞某的。”

大漢不語。

人一死,到時候隻好聽這群狗官胡扯八道了。

這時候那個少女哭泣道:“大人,就讓孩兒從了他吧。”

一分心,差點被兩個衙役抓住,幸好旁邊的一個少年搶過來做了一個掩護。

看到這個小姑娘十分可憐,李紅轉過頭問觀看的街坊,問道:“大叔,發生了怎麼一回事?”

這個街坊歎惜一聲,說道:“作孽哦。那個公孫冶是一個逃戶,帶著兩個子女,還有一個義子,來到我們溫縣,為了養活一大家人,每天沒早沒晚的勞動。現在孩子稍微大了一點,將就著能過上一些好日子吧。可前些天樂大郎看中了公孫家的大娘。說要納她為妾。這個公孫大娘早就與公孫冶家這個義子定了親。”

說著他一指場中歲數稍大的少年,也就是剛才救下這位公孫大娘的少年。

王畫聽著有些納悶,公孫大娘,多熟悉的名字。這個大娘也不是指那個上歲數的大娘,這是指家中排行最大的女兒。可姓公孫的人很多,不一定此大娘就是彼大娘。

但聽了這話後,再次看了一下場中,這個公孫大娘雖然年齡尚小,也因為這年齡,雖然她身手靈活無比,可吃虧在力弱上,她的打鬥姿態好看是好看。如果不是大漢與那個歲數大的少年多次掩護,她與她這個弟弟有可能多次被擒獲。但這個少女長相確實不弱,與李紅相比起來也不遑多讓,並且因為英姿颯爽,彆有一番風味。也難怪引來彆人的貪戀。

那個街坊又說道:“喏,就是那個少年,叫單雪峰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公孫對這個義子十分好。因此,聽了樂大郎的話後,公孫立即拒絕了。”

李紅又問了一句:“那個樂大郎是什麼人?”

街坊歎惜一聲:“他是我們溫縣的大富商,家裡有十幾個絲綾作坊。不然也沒有了今天這事情了。看到他拒絕了,樂大郎不樂意了,於是帶著一群人,公然跑到他家搶人。”

說到這裡,他搖了搖頭。顯然也是十分不滿這個樂大郎做的事。

“然後雙方就起了紛爭。公孫最後出手了,將樂大郎家幾個下人打傷了。於是樂大郎跑到縣衙裡報了案,奚縣尉帶了一批衙役來抓人,可不知道這個公孫犯了什麼傻,居然再次與衙役出手相爭。又將這幾個衙役打得落花流水。”說到這裡,這個街坊顯然又是不解又是神奇。不解的是不明白,這不就是打傷了幾個人嘛,到了縣裡麵,頂多打上幾十大板,然後賠償一些損失,也就沒有事了。這一打傷衙役,事情明顯就變得不可收拾了。神奇的是也沒有想到這個老實巴交的公孫,居然身手那麼好。

王畫已經了解大約的經過了。

ps:我在百度上看到一個貼子,說公孫大娘是老太婆,因為有大娘兩個字。大笑,果然這個稱呼讓好多人誤會了。那怕公孫大娘隻有十歲,在家裡排行老大,也可以稱呼為公孫大娘。杜甫那篇著名的詩裡,公孫大娘姿色動人,雖然沒有說她的年齡,應當不會超過三十歲。杜甫所說的時間是717年,因此我現在將她設定為十二歲。還有一個人年齡曆史也沒有記載,張旭,百度上同樣有一個貼子,說他死於705年,那麼顏真卿708年才出生的,他後來為了學習張旭的書法,都辭了官,估計也得三十歲左右吧。難道他跟鬼學的書法?大笑。從這一點說明730到740年間張旭還活在世上,並且有了很大的名聲了。還有張與李白賀知章關係很好,賀是744年離開長安的。李第一到長安時間不長,那麼這是發生在他第二次到長安的事。時間都過了740年。考慮到古人壽命短,特彆是張旭嗜酒如命,想高壽很難的。我估計張旭應當是在680到690年之間,有可能比王畫稍小兩歲。或者縱大也大不了多少。還有一個貼子更害死人,說唐文帝將張旭書法立為三絕,有人向張旭恭喜,這件事如果是真的話,估計張旭此時壽命最少在一百四十歲!好牛叉。不過我估計出現這一失誤,是張旭母親是陸柬之(585——638)的侄女,按照二十年一代,張旭是應當620到630年出生,但這樣的話,他與李白他們打交道是難道一百二十多歲?那麼李白與杜甫定會寫詩記載這樣的罕事的。這是表象,張母是陸的侄女,不是女兒,我還看到過舅舅太小,把香煙給比他大十幾歲侄子抽的事情。因此不能作考證。還有一點張母是什麼時候生出張旭的。古人子女多,三代大小的懸差六十年不足為奇。

但我對張旭與公孫大娘的年齡設定同樣也是推斷,也未必是對的。大家勿要當作參考。

最後說一下,晚上十二點鐘再加一更。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