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們看來,喬生就是個門外漢,出道還沒滿一年,身份直接從歌手轉變為導演,其中的跨度可不是靠說說就行的。
以廖海洋剛才所表現出來的演技,喬生如果沒能表現出壓得住他的實力,那可能會被廖海洋牽著鼻子走。
他們也正是這麼覺得的,畢竟剛才的拍攝,完全是廖海洋自已想出來的方法。
整個劇組裡,有人在心裡為喬生暗暗擔心,也有人幸災樂禍地想看他的笑話。
吳遠行不在兩者之列。
之前在拍《流星花園》的時候,喬生隻要在現場,基本上就是蹲在他旁邊學習的。
他發現喬生並不是個什麼都不懂的人,反而在鏡頭語言上,有著得天獨厚的天賦。
《流星花園》裡麵很多鏡頭,都是在喬生的建議下拍攝的。
最後拍出來的效果,讓吳遠行有種感覺,那就是喬生仿佛是已經看過成片一樣。
喬生之前欠缺的,隻是對於一些基本知識和專業術語的欠缺。
而現在,吳遠行回頭看了眼正在和廖海洋一起看監控器的喬生,心裡感慨,他欠缺的東西,好像是自已幫他補上的。
這人呐,不比還好,一比起來,簡直就感覺自已白活了。
這就是吳遠行現在的感覺。
拍攝繼續。
那些想看喬生笑話的人,
隨著拍攝進度的推進,他們發現自已簡直錯的離譜。
喬生對於整個劇組裡各個部門的協調和把控,完全就不像是個新手。
也許一開始還能說他生疏,但是在拍了幾個鏡頭之後,喬生指揮起所有部門來已經如魚得水。
而那些原本擔心導演壓不住男主角的人,也隨著後續的拍攝,放下心口的大石頭。
“哢!”
“洋哥,你要記住你是躺在棺材裡,你的頭是抬不了那麼高的!”
“還有在這個點上,你可以加入心跳加速,雙手顫抖的動作,因為人在腎上腺素分泌之後,會有這樣的反應。”
“哢!”
“對,就是這樣,來,換一個棺材,補拍之前的鏡頭。”
“哢!”
“洋哥,剛才你的表情不是這樣的,眉毛挑的太高了。”
“還有你的手,剛才沒在這個位置。另外道具,把這邊的土清走一點,之前的鏡頭裡這裡沒有土!”
“哢!”
“洋哥,我要的不是這種緊張,你剛才的表情更貼近恐懼,你試試把眉頭稍微鬆開一點。。。。。。對!就是這樣!”
。。。。。。
除了一些和廖海洋商量著修改過的細節之外,喬生完全是嚴格按照自已腦海中的電影情景來拍的。
廖海洋一開始對於有些要求還比較奇怪,為什麼喬生要他這麼演。
對於角色的理解,他感覺自已已經十分到位,對於喬生的建議,他雖然心存疑惑,但他還是會一字不落地執行。
因為劇本是喬生寫的,要是說世界上誰最了解角色,那肯定屬他無疑。
喬生的每一個建議,肯定有他自已的道理。
事實也正如廖海洋想的那樣。
在看過拍攝下來的相同場景下,之前和之後的畫麵,他對於喬生再提出的建議,不再有任何的疑問。
甚至在下一場開拍前,他還會主動詢問喬生,讓喬生給他講講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