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嘉翻看平板中的譜子,微微蹙眉,這幾天邀歌的詞曲創作人,都是業內大牌。
真要說歌曲質量,絕對是水準以上,但也有明顯的趕工痕跡,這不能怪對方,是騰華這邊要得太急。
如果隻是這樣,問題也不大,可以通過編曲來彌補,問題在於契合度。
張桂之所以拋棄之前幾首歌,也是因為歌曲和電影的契合度稍差。
“怎麼樣?”張桂在一旁催問道。
李嘉搖搖頭:“和之前的歌都差不多,你如果想聽,我讓人給你簡單唱兩句?”
張桂不置可否,有些失望:“都看完了嗎?”
“還沒。”李嘉說著,翻到下一首,隻看了前奏和前兩句詞曲,就精神一振,“這首可以。”
“哪首?”張桂追問。
李嘉看著歌名念道:“這首《暗香》,我看看……是徐放寫的,你還找他邀歌了?
你要這批歌還不滿意,我正想提醒你找他試試呢,聽了魏婉剛發的專輯,我可以說這小子絕對是個天才。
呦,demo都錄好了,一起聽聽。”
李嘉也沒往錄音室的工作台裡導,直接就用平板播放。
短暫而悠揚的小提琴之後,舒緩的鋼琴聲開始流淌。
“當花瓣離開花朵
暗香殘留
香消在風起雨後
無人來嗅
……”
隻聽了前兩句,張桂就被代入了電影的情緒中。
作為導演,他的代入感並不比演員們少半分。
這部電影,他和很多演員一樣,因為入戲太深,經常在一幕戲結束後,或哭或笑,走不出來。
而這首歌,恰恰牽動了他拍攝時的情緒。
隨後歌曲的旋律開始向上走,進入副歌,之前積累的情緒逐漸釋放。
“讓心在燦爛中死去
讓愛在灰燼裡重生
烈火燒過青草痕
看看又是一年春風
……”
徐放錄製的demo,無論是改編方向還是情緒的拿捏,都做了完整的表現。
說是demo,其實距離成品已經差不遠了。
音頻結束,不等李嘉詢問,張桂就一拍巴掌:“就這首了!這才是我要的歌!”
說完,他扭頭看向工作人員:“你說之前徐放提了什麼條件?”
工作人員立刻說道:“這首歌必須他自己唱。”
張桂毫不猶豫:“就讓他唱,讓他找個時間來錄歌,快。”
等工作人員離開,他才鬆了口氣:“總算是找到了,這首歌做插曲,才能將電影中幾個場景的情緒渲染出來,完整的傳遞給觀眾。
比如說陳溪衝進火海將昏迷的喬靜抱出來那一幕,因為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