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視頻新上線的除了功能、欄目和全新的內容,最亮眼的還要屬校花評選大賽的活動。
這個活動的專題板塊就醒目地出現在朝陽視頻首頁的標題欄下,這個活動隻要是在校學生就可以參加。
參加的規則也很簡單,填寫一份個人資料證明自己的身份,然後在規定時間內提交一份不短於一分鐘的視頻就算報名成功了。
報名時間結束後,朝陽視頻將會把所有報名的視頻資料公布在一個專欄中,進行為期兩周的投票環節。
所有用戶都可以投票,投票的方式就是點讚和打賞,每打賞一元等於點讚一次,每天每人最多點讚一次,最多打賞一百元。
打賞的最終金額將拿出百分之三十作為最後的獎金。
在校花榮譽的誘惑下,再加上獎金的加持,爭強好勝的女同學們紛紛踴躍報名,一時間校園裡到處都是拍攝參賽視頻的女生。
這股參賽的風潮不僅僅在陽川大學傳播開來,就連周邊的幾所大學也被這個活動感染,不斷有人報名參賽。
張朝在知道這個消息以後,心想我還沒開始在其他校園宣傳,你們就自己找過來了。
這也挺好的,還節省了自己的宣傳費,而且就是這種人傳人的傳播方式才是最為難得的,既得到了用戶,還贏得了口碑。
由於活動已經傳播開了,現在的規則已經不適用了,張朝立刻召集公司的所有員工,研究修改活動規則。
最終將活動規則修改為先在各個學院進行各自的院花評比,接著是各個學校的校花評比,最後是陽川各個高校的校花進行最終的決賽,評選陽川最美校花。
同時張朝決定將學校和學院的校花評比工作交給各自的學生會去組織,他可沒有人力物力去組織這麼大的比賽。
聽說張朝要把這麼大的活動交給學生會來組織,各個學校的學生會都瘋了,這可是露臉的大活,可以好好的在同學和領導們麵前露臉,各個學生會都摩拳擦掌,勢必要把這個活動辦好。
張朝特地安排馮雯文團隊連夜加了個班,做好了各個學校學院的分組,並給各個學生會一個管理員的權限,可以管理審核各自分組中的投稿。
原本張朝準備將比賽的進程縮短,配合著迎新晚會的時間節點,在十一前完成各個學校的初賽。
但各個學生會都強烈反對,理由千奇百怪,什麼準備時間太短啊,作品還沒收齊啊,評比時間不夠長數據不夠客觀啊,等等。
總之就是不能和迎新混在一起搞。
最後還是陽大學生會主席蘇紫欣給張朝說了實話。
“張總,學生會每年能搞大型活動的機會不多,像這樣大家喜聞樂見的活動更少,既然有這種機會,還是單獨組織,給各個學生會更多露臉的機會比較好。”
雖然說得隱晦,但張朝也明白了,搞這種活動肯定有學生會的隱形福利,不論是物質、榮譽還是聲望,這都是實實在在的東西,和彆的活動混在一起,自然就少了一次這樣的機會。
既然明白了學生會各自的套路,張朝也不小氣,他直接告訴各個學生會,各自分組中作品的打賞金額將拿出百分之三十活動經費給到各個學生會。
聽到這個消息,各個學生會的主席都跟打了雞血一樣,紛紛表示,一定鼓勵同學踴躍打賞,一定把這個活動辦得有聲有色,紅紅火火。
臨近十一長假,各個學院的迎新晚會陸續召開,張朝作為陽川大學所有學院的讚助商,忙碌地轉戰於各個學院的晚會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