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6章 絕對的信任(8100/1萬)不知不覺到下旬了,求月票(2 / 2)

……

“書傑,你們計劃好要買母牛啊。”吃著晚飯呢,曹建國問他兒子。

曹書傑點頭,給他父親說了其中的原因。

說完後,曹書傑歎了口氣:“爸,不買不行,現在牛犢的價格越來越高,關鍵還沒有到頂,我估計後邊還會繼續漲,等到六七千塊錢一頭小牛犢的時候,咱們更吃虧。”

“還是吃大虧!”

曹書傑說:“我這邊這幾年陸陸續續的買母牛,現在有280頭了,每年能貢獻280頭小牛犢,可還是不夠,我也計劃大批量購買一波。”

按照他的想法,最起碼得達到2000頭母牛。

這主要源於牛的妊娠周期平均280天,而且多胎的情況極其少見,基本上就是一年生1頭小牛犢。

這麼一來,曹書傑再外購一部分小牛犢,實現部分采購成本的控製,從而達到提高利潤的目的。

曹建國點點頭,喝了一口稀飯,他說:“這牛犢子價格怎麼躥的這麼快。”

“我記著你最早買牛犢子的時候,一頭才合1000塊錢,這才5年工夫,已經漲到5400塊錢了,合著一年翻一倍還多。”

對於這個增長幅度,在老家種了一輩子果園的曹建國隻覺得窒息。

“爸,主要是這幾年肉牛的市場價格比較穩定,牛肉的價格也一直在走高,飼料的價格也一直上漲,牛犢的價格肯定要漲。”

曹建龍也知道這個道理,他默默的算完一筆賬後歎氣,看著他兒子,很認真的說道:“書傑,要是沒有眾誠養殖合作社的話,擱自己家裡散養,再搭上糧食、飼料錢,連人工費都掙不出來啊。”

王月蘭翻白眼,瞪著他們父子倆,說他們:“你們倆還有完沒完,能不能先吃完飯再聊。”

曹建國和曹書傑父子倆都不吭聲。

萌萌有點小得意的哼哼著:“爺爺,爸爸,你們快點吃飯吧,再囉嗦,奶奶還說你們。”

……

忙碌的日子,一直持續到10月下旬過半,眾誠養殖場內徹底清空,曹書傑南邊的養殖場內的1500頭牛也跟著清空。

眾誠養殖合作社1分社的6539頭牛,實際稱重比他們預估的平均要高40斤,最終的成交額1.17034億元,剩下80多塊錢的零頭被曹書傑給抹零。

而曹書傑養殖場內的1500頭牛,合計一共賣了3919.2萬元。

但是按照曹書傑這一次向劉繼平、朱新發、崔敬國、馮濤等4人合計采購共1萬頭小牛犢計算,就要花掉5350萬元。

其中2000頭是曹書傑的,需要花費1337.5萬元。

眾誠養殖合作社這邊新購買的8000頭小牛犢需要4012.5萬元的費用。

這還隻是購買牛犢的部分,再加上牧草、玉米、豆餅、麩皮等等精細飼料和粗飼料的成本,眾誠養殖合作社還能夠保持賺將近三分之一的利潤,除了養殖場內工人是7個村參股的所有農戶輪流去乾活,不要錢之外,其他的成本也能看出來控製的有多麼嚴格。

而這同樣也是曹書傑他們不願意再被動承受的最主要原因。

他們心裡都清楚,一直這麼下去,等小牛犢的價格突破六千元、甚至七千元時,眾誠養殖合作社的利潤會進一步被壓縮,這門生意也會越來越難乾。

當養殖場內的牛全部清空時,葉晨光和錢華也開始按照分配好的任務,帶人進幾個養殖場全方位打掃,消殺,徹底清理養殖場內可能存在的病菌。

這個時間預算在半個月。

另一方麵,曹建龍他們幾個漢子也出遠門了。

他們親自帶著人去聯係購買母牛的事,也讓村裡的鄉親們看看,他們這些人也不是隻知道掛在曹書傑身上吸血,他們在關鍵時刻也是真乾活。

甚至他們走的時候都沒有給曹書傑說一聲,他們是想著等聯係幾家賣母牛的養殖場後,再給曹書傑說一下結果。

曹書傑還是從其他人口中知道這件事的。

聽彆人說完後,曹書傑當時很驚訝,他還特意給曹建龍打電話詢問怎麼回事?

然後就聽到曹建龍告訴他:“書傑,也不能什麼事都讓你親自忙,這種跑腿的活交給我們就行,要是最後實在搞不定,你再出馬。”

說完後,曹建龍主動掛斷電話。

“嘿!”曹書傑笑了。

伴隨著許慶明那邊最後的700多萬尾款到賬,許慶明還特意給曹書傑打電話說了一聲,也向他預約下一批出欄肉牛,以及明年的出欄肉牛。

用許慶明的話說,價格好商量,他給的價格永遠比市場價高3毛錢。

沒辦法,許慶明也算是看明白了,他後期要是還想著順利拿到曹書傑那邊的牛,就必須出血本。

眾誠養殖合作社和他的交易在網上曝光後,對許慶明而言其實很不利。

這意味著更多的人盯上眾誠養殖合作社這塊肥肉,他也相信等2分社那邊的肉牛出欄,或者明年的肉牛出欄後,盯著眾誠養殖合作社的人遠比今年要多。

到底是誰把這件事給曝光的,許慶明不知道,但憑借對曹書傑的了解,他覺得這絕對不是曹書傑故意找人做的局,他不是那樣的人。

“天意弄人!”許慶明感慨。

這年頭,生意是越來越難做。

……

氣溫進一步下降,人們還沒注意的時候,身上又多了件棉衣,家家戶戶晚上都開始燒鍋爐暖氣。

也有人在說馬上又要過年了,這一年年過的真快。

不過更多的人都在討論這個月馬上要分紅的事。

所有的牛全部拉走了,聽說最後一筆買牛的錢也打到賬戶上了。

對於明年分紅少,甚至不分紅的事,他們都不是很在意。

尤其對於曹家莊、朱家莊和桃東村的老百姓來說,他們很多人都已經收回投資的成本,剩下的時間都是純賺,他們更加不在乎一兩年沒有分紅,才一兩年而已,又不是一二十年。

可要是自己養殖母牛,開始繁育牛犢,到時候成本更低,所獲得的利潤更高,分到他們手裡的錢也更多啊!(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