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芍筠向招手的餘楓走過去。餘楓問她演什麼,她說杜麗娘。餘楓笑了,這個妝不會太紅了嗎?
那天,最終是餘楓給她化了妝。王芍筠獲得了她人生中,最好的一個扮相。
她扮著杜麗娘,看著臉上毫無油彩演繹著紅娘的餘楓。心裡想,這個阿姨,好像一朵大牡丹花。
王芍筠最終完美地演完了她的橋段。她忽然想告訴餘楓,她其實也會唱彆的。可是當餘楓來到她麵前時,她卻沒有說出口。
餘楓臨走前又見到了王芍筠。餘楓白胖的手裡捧著一束花,看起來和各類包裝好的禮節性花束很不一樣,那是一捧包裝很簡陋的花。花也很奇怪,一個個圓圓的紅蛋蛋,也不知開出來是什麼模樣。
見王芍筠在,餘楓從花束中抽出了好幾枝送給了她。並誇她唱得好。不知道為什麼,王芍筠忽然有些膽怯,隻好小聲地說了句謝謝。
而後,各回各家,各泡各花。
王芍筠運氣不錯,那些紅色的蛋蛋花,居然都開了。肥肥的大朵,很是“富麗堂皇”。王芍筠想,這就是牡丹花吧!像那個阿姨一樣!
於是,她找到了父母和爺爺奶奶,說什麼也要改名叫王牡丹……
全家人齊上陣勸著她,王芍筠打著滾不從。一個十二三歲的小孩兒,很難再乾出打滾這件事,但王芍筠偏偏就乾了。
最後雞飛狗跳之間,還是遠在南方跟隨舅舅生活的姥姥打來電話勸她,並問她改名的原因。王芍筠給父母指著那些肥肥的大花說,因為牡丹好看。
全家人都愣了,哄堂大笑,說,傻丫頭,這是芍藥。
王芍筠一愣,原來竟是芍藥嗎?她竟然認錯了。
不過,芍藥,她也認了,家人看磨不過她,最後還是妥協,給她的名字裡加上了這個“芍”。
等到再見到餘楓時,她已經是王芍筠了。她的小名也因為家人打趣,成了“丹丹”。
重逢時,她沒有提當年那件事,餘楓也沒認出她來。因為當年,餘楓問她名字的時候,她說自己叫王筠,餘楓卻以為是雲彩的雲,給她花時,還說雲想衣裳花想容,叫她小雲朵。
王芍筠當時沒有反駁。如果她知道,後來的餘楓身邊真有一個小雲朵,大概會堅定地告訴對方,誰要風流雲散來去無情,她是一棵小竹子!
而竹子嘛,自然是,咬定青山不放鬆。
王芍筠和餘楓的那次相見,是在戲裡。那是王芍筠的第一部戲,餘楓是女主角。王芍筠當時剛剛十九歲,已經在戲劇學院念書。她扮演一個清澈愚蠢的女大學生,暗戀一個男神,做了許多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其中又一場,是她要演出對男神最深沉的愛意和被拒絕後殘破的自尊心,委屈又不甘。
王芍筠當然演不好。她隻是人在戲劇學院,但魂兒並沒在課堂上。她這個學上得是真的不好。畢竟,她也不怎麼熱愛演戲,靠臉吃飯的行當,到了王芍筠這一代演員上場時,演技已經成了稀缺資源,甚至連美貌都不及當年。因此,王芍筠單憑一張臉就可以獲得眾人的關注,又何必受苦遭罪的去鑽研?
不過,她那會兒沒什麼名氣,因此人也很是低調,當著她麵嘲諷她“這也演不好,還科班呢”的人也不少。
那場戲,她拍得很痛苦,導演更痛苦。正好趕上餘楓來,導演好似找到了救星,向餘楓訴苦。餘楓一聽,樂了,一看這個姑娘的身高,謔,驚了……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