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良》全本免費閱讀
王芍筠本來不叫這個名字,講著拗口,聽著也怪彆扭的。雖然符合了她的長相與身材,卻是意外改出來的。關於名字,很多人問過,王芍筠一律回答,小時候爸爸喜歡芍藥花,媽媽喜歡竹子,所以就叫這個名字。
有段時間,因為她這個回答,她的粉絲紛紛叫自己“藥竹”,就為了配她。王芍筠看著粉絲們的自稱一臉生無可戀地想,好吧,得虧你們沒說自己叫“竹藥”……聽起來像豬妖。
王芍筠小時候叫王筠,取義君子有節。她媽媽在懷她的時候,很希望她是個男孩兒。對此,她的母親否認了自己是重男輕女,隻說如果是男孩兒可以少操點心,但,女孩兒不行。
為此,王芍筠很不服氣,童年時,就把自己代入了一個男孩兒的性彆。她小時候幾乎沒有裙子,一水兒的牛仔褲,剪一個小寸頭,跟男孩兒們瘋玩瘋鬨,曬得黑黢黢的,但並不耽誤她幼年時期就存在的美貌。
不熟悉的人見到她媽媽帶著她出來,總要誇一聲,好秀氣的小夥子。她媽媽總是笑著答應,也不解釋。王芍筠為此很欣喜,覺得自己似乎真的是一個男孩兒。
直到有一天,王芍筠跟著小夥伴進了男廁所。五六歲大的小孩兒已經有了性彆意識。王芍筠卻是模糊的。當她第一次見到同行的夥伴們兩腿間有一個小小的東西,她終於意識到了一些不同。
那天她尿了褲子,哭著跑回家。回去後,她媽媽給她換褲子,她問媽媽為什麼男孩兒多一塊肉。姥姥笑她,媽媽也笑她。她不明白那笑意,卻忽然之間感到惱怒。
笑什麼笑!可隨即又很困惑,小夥伴說,那個叫小雀雀,男孩兒都有。那麼沒有小雀雀的她,是什麼呢?
呀!原來,我是一個假男孩兒。
王芍筠在那一刻感受到一種巨大的恐慌,她似乎失去了能夠被媽媽喜愛的資格,也失去了自由自在向風一樣來去的能力。
王芍筠從小就長得高。但高對她來說,並不算是一件好事。她的母親是北方人,父親是南方人。因為母親工作的原因,一家人在南方生活了一段時間。那時她上小學。
小學時代的女孩子普遍都很高,但王芍筠還是高得有點突出。她一口北方話,和這裡的孩子格格不入,她的身高也顯眼地成了一個標誌。
男孩子們很矮,都不願和她玩。女孩子們的遊戲,因為童稚時期交流的缺失,王芍筠也提不起興趣。就這樣一直晃悠到三年級,她終於學會了一些玩法,試圖融入其中。